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对六首中国风格现代视唱作品的分析与教学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21 09:03

  本文关键词:对六首中国风格现代视唱作品的分析与教学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风格现代视唱 五声纵合化 音乐意象


【摘要】:中国风格现代视唱,作为中国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的产物,为视唱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本文选取了《中国风格现代音乐视唱24首》这一教材中的《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秋分》《立冬》六首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兼顾了不同作曲家所使用的不同作曲技法和创作特征,以及调性因素存在的差异。笔者以对上述六首现代视唱全面系统的研究与理解为宗旨,首先对其中每首作品从织体结构、作曲技法使用手段和调性因素的考虑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与较详尽地分析。其次,对中国风格于此六首作品在和声层面的体现,进行可举例论证与代表性段落剖析。此外,在对六首现代视唱作品为代表的中国风格现代视唱作品教学方面,笔者对现代视唱节奏与音准的练习与把握,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与方法,并在对与音乐心理学相关的音乐意象探究方面,通过从标题音乐角度确立到内心听觉和视觉的营造再至乐思的运用角度巩固,这三个步骤,对音乐意象于六首中国风格现代视唱作品中的存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国风格现代视唱 五声纵合化 音乐意象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3.1-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2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6-10
  • (一)问题的提出6
  • (二)研究现状6-10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方法与意义10-12
  • (一)研究的目标10
  • (二)研究的方法10-11
  • (三)研究的意义11-12
  • 第一章 对六首视唱作品的对比与分析12-35
  • 第一节 两首调性音乐现代视唱作品——《立春》与《立夏》12-21
  • (一)不同的调性规划类别层面12-20
  • (二)创作的织体选择层面20-21
  • 第二节 两首以十二音技法创作的作品——《立秋》与《立冬》21-28
  • (一) 十二音序列的音列使用手段层面21-22
  • (二) 织体建构的丰满程度与音列运用层面22-28
  • 第三节 两首无调性作品——《大暑》与《秋分》28-35
  • (一)整体无调性与片段化无调性的层面28-30
  • (二)无调性与协和无调性的层面30-35
  • 第二章 对六首视唱作品中材料运用的研究35-53
  • 第一节 五声纵合化于六首视唱作品中的运用35-44
  • (一)五声纵合化的形式35-41
  • (二)五声音阶纵合化的进行41-44
  • 第二节 和声材料的运用44-53
  • (一) 传统及现代的和弦排列形式44-49
  • (二) 复合和声与序列和声49-53
  • 第三章 对六首中国风格现代视唱作品常规教学的教学探讨53-72
  • 第一节 对节奏与节拍的掌控53-63
  • (一) 拍子的交替53-59
  • (二) 其他拍子形式59-63
  • 第二节 对音高准确度的把握63-72
  • (一) 利用音程感把握音准63-65
  • (二) 创建和弦感把握音准65-69
  • (三) 寻求调式感把握音准69-72
  • 第四章 六首视唱作品的深层教学之于音乐意象的探索72-85
  • 第一节 从标题音乐的角度确立音乐意象72-74
  • (一) 标题音乐的概述72-73
  • (二) 标题情境对音乐意象的塑造73-74
  • 第二节 从内心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营造音乐意象74-75
  • (一) 内心听觉和视觉的概述74
  • (二) 内心听觉和视觉与特殊音响结合产生音乐意象74-75
  • 第三节 从乐思运用的角度巩固音乐意象75-85
  • (一)对乐思运用的概述75
  • (二)乐思运用与音乐意象的联系75-85
  • 结语85-87
  • 参考文献87-91
  • 致谢91-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兆光;;什么是“中国风格”[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0年01期

2 门宇静;;欧洲“中国风格”研究中一个不可淡化的时代:1498-1644[J];大众文艺;2011年21期

3 叶纯之;再论“中国风格”——从《中西杯》比赛谈起[J];人民音乐;1988年01期

4 祁艳;;有感于“中国风格”论[J];中国美术馆;2013年02期

5 巫安玲;;演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技术探讨[J];艺苑;2006年08期

6 刘新;;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J];装饰;2007年12期

7 吕伟;;从中国元素到中国风格——浅谈设计的中国元素和中国的设计风格[J];科技资讯;2010年33期

8 刘洁;;试论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J];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9 王莹;;探析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的旋律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10 郝洁;;高校钢琴教学中引入20世纪钢琴作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黄河之声;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禹舜;关于“中国风格 国家标准”的思考[N];中国贸易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雪梅 整理;中国风格不应只剩下调料[N];人民日报;2009年

3 齐心;“中国风格·时代丹青”是怎样锻造的[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李韬;建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N];人民日报;2013年

5 整理 卜登科 董雷;弘扬时代中国风格 建构当代美术主体[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副教授 美术学博士 徐华;长安风格就是中国风格[N];美术报;2013年

7 徐涟;彰显中国风格的当代水墨[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编辑 卜登科 董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研讨会综述[N];美术报;2010年

9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 高级工业设计师 姚远;何时才能不靠洋品牌“壮胆”[N];深圳商报;2011年

10 丁丽娜 本报驻吉林记者 李鸿R,

本文编号:711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711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