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进程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6:03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进程的探究
【摘要】:中国这一蕴含古老文明的悠悠大国,它的深厚文化源远流长。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声乐艺术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们开始重视音乐本质研究,加强理论积累,探究实践在音乐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意义。时至今日,中国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演唱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有了卓越成就,而对中国声乐艺术历史梳理、多元共存的理论发展趋势涉及甚少。改革开放以后,美声唱法与外来声乐艺术表现形式的进入,给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带来了冲击,我们在借鉴先进科学理念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发声方法、东方审美内涵的声乐艺术。中国声乐艺术作为艺术教育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艺术文化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随着中国声乐艺术受美声唱法影响,在融合与碰撞中探究发展与创新,人们对艺术文化的认识程度进一步加强,而美声唱法中国化也已然成为当前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在丰富我国文化体系的同时,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声乐、美声唱法概念的界定及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历程进行探究,从而阐释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意义,为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 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中国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1
-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与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概述11-20
-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概述11-15
- (二)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概述15-17
- (三)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阐释17-18
- (四)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历程18-20
- 二、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理论分析20-25
- (一)文化语境的迁移20-21
- (二)民族精神的传承21
- (三)审美心理的异同21-22
- (四)歌唱发声的技巧差别22-25
- 三、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基本特征25-27
- (一)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曲折性25
- (二)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民族性25-26
- (三)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专业性26-27
- 四、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理论意义27-30
- (一)推动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27
- (二)完善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研究27-28
- (三)深化了中国民族声乐实践的创新发展28-29
- (四)促进了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体系构建29-30
- 结语30-32
- 参考文献32-34
- 后记34-35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秋芳;;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代丽;;美声唱法对民族、通俗唱法在技巧方面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3年13期
3 刘桂珍;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兼论美声唱法的中国化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王丽娜;郝宝珠;;高师声乐教学中关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互借鉴与融合之探究[J];人民音乐;2010年09期
5 吴明思;简论中国美声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颖;在保存民族声乐传统韵味中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琦;“三种唱法”的发展脉络及艺术形式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2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4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