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陈国权改编的《天路》艺术创作特征及二度演绎
本文关键词:分析陈国权改编的《天路》艺术创作特征及二度演绎
【摘要】:随着20世纪西方合唱音乐的传入,西方的写作技巧在东方的土地下与民族个性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合唱音乐文化。合唱作品的体裁得到不断创新,内容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提升开始导向流行音乐和通俗作品。合唱作为一门群众性集体声乐歌咏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发展,改编合唱作品作为了群众中反响度、传唱度、喜爱程度较高的一类合唱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也根据自己的审美导向和需求尝试提出对合唱作品的要求,大大提高作曲家与群众间的亲密程度,同时也促进作曲家进一步研究和细化作品的创作过程。本文选取陈国权教授改编的合唱作品《天路》,通过对该曲目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来发掘合唱艺术的特征,继而解析出合唱《天路》从创作发展到舞台实践、从观众欣赏到社会反响的两条主线,发现群众夙愿与作曲家创作动机的契合性;藏族语言和汉族文化的统一性;情感抒发与节奏律动的连续性‘表演形式与时代特征的结合性。笔者根据自己的多次指挥合唱《天路》的经验去定义和把控合唱《天路》的二度演绎,又换位思考站在欣赏者的角度上去考量合唱《天路》在实际舞台呈现效果,从而更好的将合唱艺术进行创新和改良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关键词】:合唱 天路 艺术特征 指挥 二度演绎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引言7-10
- 第2章《天路》作品简介10-13
- 2.1 作曲家简介10-11
- 2.1.1 作曲家生平10
- 2.1.2 典型代表作品10-11
- 2.2 创作背景11-12
- 2.3 情感表达12-13
- 第3章 合唱《天路》的艺术创作特征13-31
- 3.1 群众夙愿与创作动机的统一13-14
- 3.1.1 群众对《天路》的夙愿13
- 3.1.2 作曲家的创作动机13-14
- 3.2 藏族语言与汉族文化的统一14-16
- 3.2.1 藏族语言在《天路》中的运用14-15
- 3.2.2 汉族文化对藏族语言的接纳15-16
- 3.3 抒情性与律动性的统一16-23
- 3.3.1 通过扩大曲式结构提升情感张力16-19
- 3.3.2 节拍与节奏型的打破19-23
- 3.4 音色搭配与声部均衡的统一23-26
- 3.4.1 领唱的地位23-24
- 3.4.2 混声四部与领唱的协调统一24-26
- 3.5 表演形式与时代特征的统一26-28
- 3.6 取材依据与流行趋势的统一28
- 3.7 大众反馈与合唱《天路》的互相促进28-31
- 3.7.1 观众所期盼的舞台映像29-30
- 3.7.2 实际演出呈现的舞台效果30-31
- 第4章 合唱指挥在舞台表现过程中对《天路》的二度演绎31-38
- 4.1 二度演绎的定义31-32
- 4.2 二度演绎的意义32-33
- 4.3 原创作者的舞台预期效果33-34
- 4.3.1 合唱《天路》在合唱领域的效果预判33-34
- 4.3.2 合唱《天路》在观众领域的效果预判34
- 4.4 二度演绎舞台呈现的效果把控34-38
- 4.4.1 合唱指挥对于《天路》的个人理解及处理手法35-36
- 4.4.2 合唱队员对于《天路》的情感把控36-38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38-40
- 5.1 结论38
- 5.2 展望38-40
- 致谢40-41
- 参考文献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国雄;;天路通藏都[J];源流;2006年10期
2 柳京;周青;阿南;;西藏掠影[J];浙江国土资源;2006年10期
3 施景钤;;天路——哈达之歌[J];江苏政协;2006年08期
4 方东风;;天路[J];陕西电力;2009年06期
5 屈塬;印青;;天路[J];音乐创作;2009年03期
6 戴学善;;天路[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0年04期
7 张德利;;天路行[J];商周刊;2011年16期
8 向航;;《天路》[J];视听;2011年12期
9 周奕捷;;天路[J];视听;2013年06期
10 包楚雄;;雪域天路[J];中国铁路文艺;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必生;;天路通途[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民 本报记者 涂显锋;魅力“天路”[N];西藏日报;2008年
2 王海坤;“天路”探寻[N];中华建筑报;2001年
3 ;“雪域天路60载”反响强烈[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4 本报记者 章红雨;用心写天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记者 泊 雅;西藏天路二股东持股划转大股东[N];证券时报;2006年
6 郭晋晖;西藏天路:雪域高原“拓路者”[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邢生祥 本报通讯员 王韬;雪域天路上的“绿色氧吧”[N];工人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郑梦超;“天路行”订购返利遭质疑[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段敏;次仁:“天路”的坚定守护者[N];西藏日报(汉);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徐旭红 张立宽;天路股份 盘旋在雪域高原上的巨龙[N];中国企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文南;英国传教士宾为霖与《天路历程》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招娣;《天路历程》与《西游记》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灿灿;分析陈国权改编的《天路》艺术创作特征及二度演绎[D];南昌大学;2016年
3 蔡灵娟;救赎:《天路历程》与《追风筝的人》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洪艺花;《天路历程》的韩译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5 王琦;《天路历程》与《西游记》的宗教元素比较研究[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6 刘慧敏;天路历程[D];西南大学;2008年
7 刘俊楠;[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8 武永娜;《天路历程》与《西游记》:历史类型学阐释[D];河南大学;2006年
9 顾云飞;《天路历程》与《西游记》主题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红杰;中国名山“天路历程”思想的营造手法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5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8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