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钢琴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0:20
本文关键词:贺绿汀钢琴作品研究
【摘要】: 本论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依托《贺绿汀钢琴曲集》进行作品分析,对贺绿汀钢琴音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探讨贺绿汀钢琴音乐的特点及其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通过贺绿汀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了解贺绿汀的个性气质和创作背景,为系统研究贺绿汀钢琴音乐奠定基础。 2、从曲式结构,调式色彩、和声织体、旋律等方面对贺绿汀钢琴音乐的民族特征和创作手法加以分析。 3、从指法、乐句、音色、触键、踏瓣、演奏风格等方面对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摇篮曲》、《怀念》、《晚会》、《小曲》五首钢琴曲进行教学、演奏的分析与研究。对其中国化的演奏风格和弹奏要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贺绿汀对中国钢琴音乐的主要贡献包括:创作完成了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中国钢琴曲,可谓民族化的典范;创立了中国现代复调,是中国现代复调音乐的奠基人;以其特有的风格和创作技法为音乐史和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总之,贺绿汀钢琴音乐回答了欧洲音乐理论如何同中国风格相融合的问题,解决了用钢琴这一外来乐器表现中国风格的实践问题,还以其鲜明的个性和魅力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贺绿汀 钢琴音乐 中国风格 民族化表现手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2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序言6-7
- 第一章 贺绿汀生平及音乐作品概述7-12
- 第一节 贺绿汀的艺术生涯7-10
- 第二节 贺绿汀音乐创作概述10-12
- 第二章贺绿汀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12-23
- 第一节 浓郁的民族音乐情怀12-18
- 一、曲式结构民族特征性13-16
- 二、调式的民族特征性16-17
- 三、旋律的民族特征性17-18
- 第二节 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18-23
- 一、在旋律写作方面18-19
- 二、在和声写作方面19-21
- 三、在复调写作方面21-23
- 第三章 贺绿汀钢琴作品的教学与演奏23-26
- 一、《牧童短笛》的演奏与教学23-24
- 二、《摇篮曲》的演奏与教学24
- 三、《怀念》的演奏与教学24
- 四、《小曲》的演奏与教学24-25
- 五、《晚会》的演奏与教学25-26
- 第四章 贺绿汀对于中国钢琴音乐的影响26-35
- 第一节 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典范26-27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复调音乐的奠基人27-31
- 第三节 钢琴作品中的其它技法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影响31-35
- 结语35-37
- 主要参考文献:37-39
- 后记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旭良;试论贺绿汀的钢琴曲[J];钢琴艺术;1997年03期
2 卜莉;简论解放前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及重要作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魏廷格;中国钢琴艺术究竟始于何时?[J];钢琴艺术;2004年08期
,本文编号:1030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3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