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马联村水族端节铜鼓音乐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31 18:02

  本文关键词:马联村水族端节铜鼓音乐文化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水族 端节 铜鼓 马联村


【摘要】:贵州三都县马联村水族端节音乐文化以铜鼓音乐文化为其主要内容。水族铜鼓又名金鼓,包含两件打击乐器。铜鼓音乐具备一个共同的核心节奏与音调,并在此基础上可做变奏处理。马联村水族铜鼓音乐文化包含的认知模式、精神内核及个体体验构成了水族铜鼓音乐文化的立体式架构。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水族 端节 铜鼓 马联村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拥有的世代相传的器物。铜鼓是乐器,同时也是礼器、重器、祭器。贵州省内的布依族、苗族、瑶族、水族等人民视铜鼓为宝物,使用铜鼓都有着一整套秩序严格的禁忌与程式。关于水族铜鼓的研究论文,中国知网检索到4篇:《水族铜鼓文化属性的考察与研究》(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5 胡拓;叶建;;从水语词汇看水族的历史起源痕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李遥;;桐城六尺巷传说的人类文化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王志清;;“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深描与阐释——论江帆持续性追踪研究故事讲述者的启示意义[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徐颖;;认同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任晓;;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何林;;多样的“天堂”之路——茶腊村三个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礼[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韩瑞霞;;互联网对拉斯维尔5W模式的冲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徐大岭;覃远建;;喀斯特乡村水族民居文化研究——以贵州荔波县为例[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大岭;覃远建;;荔波喀斯特地区水族民居文化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6 刘世彬;;水族忌雷习俗窥探[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韦永武;韦荣康;;水族历史传承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8 欧阳大霖;;水书旅游产品开发的意义[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9 罗燕;;扶贫开发与水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10 刘剑;;水族蛋卜探析——以姑引村石氏蛋卜为例[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8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郑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训剑;侨乡的巡海大王崇拜[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汤顺霞;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春寒;从民间传说看水族的端节和卯节[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韦丹芳;试论铜鼓文化的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3 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辩[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1期

4 吴正光;郎德寨的铜鼓文化[J];中外文化交流;1999年04期

5 郭岚;;万辅彬、蒋廷瑜、韦丹芳的《铜鼓》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张兴雄;;水族端节祭祖仪式与“忌油圈”——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板告村板鸟寨为个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1期

7 杨先模;水族民间工艺美术试析[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8 张冠梓;南国鼓声悠 夷人沧桑流——谈铜鼓文化[J];百科知识;1998年11期

9 吴正光;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成功实例——郎德苗寨铜鼓文化活动调查[J];当代贵州;1999年02期

10 杨先模;水族民间剪纸艺术浅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定勇;;谈铜鼓文化的开发利用[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2 韦忠仕;;古今水族历法考略[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3 韦章炳;;水族背带制作艺术赏析[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4 王克松;王应春;;水族禁忌刍析[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5 罗世斌;;关于“十六水”由来及内涵的探讨[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6 潘世质;;水族族名新议[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7 潘巨文;潘文兴;韦国仁;韦兴仕;;水族族称商榷[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8 邝福光;;水族改称眭族最为适宜[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9 罗春寒;;水族自称非“海水”——就水族的自称与李淇同志商榷[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10 普虹;潘光基;;黔东南水族简况[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高;水族“端节”惹人醉[N];中国民族报;2001年

2 记者 李忠将;水家过端节老外说OK[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覃坤;东兰县政协为铜鼓文化产业发展献策献力[N];广西政协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覃文宇;铜鼓文化需保护与传承并进[N];广西政协报;2008年

5 韦雯彦;岭南一带铜鼓传承与铜鼓文化的保护[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惠顺强 本报记者 贝为超 本报通讯员 覃湘敏 覃芳梅;水族农民: 民族政策光辉照 “草根文化”变瑰宝[N];广西日报;2011年

7 何丰伦;铜鼓文化应对现代化挑战[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鲁军 实习生 乔琳;水族店“卖鱼有余”[N];深圳商报;2002年

9 韦必双;河池启动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N];广西政协报;2010年

10 吴良智;蓄势待发的独山本寨水族乡[N];贵州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韦学纯;水语描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红;水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何自成;水族的家[D];中山大学;2010年

3 杨国章;婚姻中的水族妇女[D];中山大学;2010年

4 林嘉莉;水族祖灵信仰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5 张秋鸿;水族端节与村落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韦丹凤;广西活态铜鼓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智英;白裤瑶铜鼓文化及其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8 张东茹;壮族铜鼓传说的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9 郑利锋;浅析水族剪纸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10 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23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23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