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艺术歌曲《旋律》的“悲情”表现内容及成因
本文关键词:肖邦艺术歌曲《旋律》的“悲情”表现内容及成因
【摘要】:本文通过对肖邦艺术歌曲《旋律》的分析,来诠释作品中的悲情内涵,诠释肖邦这首作品乃至肖邦音乐中悲情内涵的历史渊源,及造成肖邦这种悲情的诸多因素。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肖邦 歌曲《旋律》 悲情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导言肖邦音乐的内涵是极其多元和丰富的,通过其音乐作品中对大自然、爱情、民间音乐等等多方面音乐题材的表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情感的绚丽多姿。但是在笔者看来,肖邦音乐中感人最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饱含悲情的音乐作品。我认为这些悲情作品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余大卫;浅析音乐审美情感性的产生条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邓丽娟,张晓华;论音乐分析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胡郁青;美声、民族唱法异同探微[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胡郁青;析杰出的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胡郁青;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现象透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吴扬廷;西部音乐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大有可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杨菁;伍润华;;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李斯特《塔索:哀诉与凯旋》的音乐形象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邓兰;音乐教育应培养“音乐的”想像力[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向迎春;;音乐教学切勿买椟还珠——论趣味性教学的四大误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李小诺;论拱形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杨九华;论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思想寓意[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5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8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倩;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新坤;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化特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洁;舒曼两首钢琴套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小力;巴托克《第三、第四弦乐四重奏》分析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璐;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钢琴作品创作技法的分析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静 ;罗西尼对歌剧戏剧性的拓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陆晓燕;贝多芬《欢乐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天星;和声思维在复对位写作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磊;论肖邦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D];河北大学;2004年
3 张丽鹃;肖邦叙事曲解读[D];青岛大学;2007年
4 郭颖;肖邦《四首钢琴叙事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祖平;论肖邦《g小调叙事曲》主题—动机贯穿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茂;;“冬日旋风”的呼号——解读肖邦《a小调练习曲》[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2 李琪;;如痴如醉的音乐,虚怀若谷的心境——聆听肖邦钢琴马拉松音乐会有感[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3 武胜利;;浅谈肖邦音乐所具有的几个特点[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4 王华;;《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960》演奏风格的历史观照[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斌;肖邦,活在当代[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许渌洋;肖邦年的中国式纪念[N];音乐周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吴子桐;不朽的音乐 伟大的悲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潘阳;挥之不去的巴黎情[N];信息时报;2000年
5 梁全炳(作者系原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点滴[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黑白琴键奏响感恩心声[N];深圳特区报;2010年
7 中国著名钢琴家 许忠;钢琴融入中国文化的艺术历程[N];解放日报;2009年
8 本报驻波兰特约记者 李江颐;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规则发生重大变化[N];中国文化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澜;席曼诺夫斯基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孙月;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玉洁;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涵月;探究肖邦的“悲”[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松珊;肖邦的“忧乡之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佳奇;肖邦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九个不同音响版本的速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小曦;肖邦玛祖卡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6 何金;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的创作技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倪俊;肖邦《玛祖卡舞曲》和声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8 李丹阳;肖邦钢琴叙事曲的节奏和结构特征研究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王雪;肖邦叙事曲体裁及演奏方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德贞;肖邦钢琴音乐与贝里尼歌剧音乐共性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5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2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