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音乐系发展历史与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燕京大学音乐系发展历史与教学研究
【摘要】:教会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是西方音乐传入近代中国的途径之一,其对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普及与音乐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燕京大学是20世纪上半叶教会学校中的优秀代表,其音乐系从1920年开始的萌芽阶段到1952年被合并入中央音乐学院,前后走过了32年历程,培养了众多音乐人才,丰富了燕园与社会的音乐生活,对近现代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本文对燕京大学音乐系的发展历史及教学情况进行考察,以有助于对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由于近代特殊的政治原因,教会学校一度被笼统地视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对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是目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领域。然而史学界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具体研究后,肯定了教会学校在近代中国的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并担当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宫宏宇;;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苏维廉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影响管窥[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董雪梅;;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4 宫宏宇;;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上)[J];音乐研究;2007年01期
5 宫宏宇;;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下)[J];音乐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学娟;试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的本土化运动[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成日;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李海红;;试析李提摩太的基督教思想——以其在《万国公报》上的言论为例[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胡小君;浅论民国时期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陈九如;;中美庚款留学述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黄文治;陆发春;;安庆教案与近代官绅阶层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胡丹;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死水微澜》主题新解[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王丽红;周广;;略论西方传教士在传播中西方文化的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常泽鲲,金飞飞;论近代中国教案发生的原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国家玮;;二三十年代新文学的教学、研究生态——从燕京大学毕业论文郭德浩著《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的发现谈起[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1期
10 梁怡;韩小昆;;燕京大学外籍教师文献档案的研究与利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洪成;;日本在侵华期间实施的奴化教育——中国现代史上特定的教育历史现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许方宁;;评马赖之死[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3 程柳;;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及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孙洪庆;;班威廉在中国(1929-1945)[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王润泽;;回归本位:民国宗教报纸发展概述[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6 韩小昆;;燕京大学的外籍教师与抗日战争[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六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曾繁花;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王言法;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孙志丽;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盛一隽;从目的论看清代重大事件中口译员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海飞;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传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江科杰;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贾学玲;魏源与《皇朝经世文编》[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娟;民国学术传播中的《燕京学报》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7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雅卿;兴化美以美会文教事业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邵琴芬;论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道德教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10 霍奰菁;土山湾印书馆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忠玉;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兴起与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龙秀清;论十九世纪新教传教运动[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3期
4 李先国,王一定;试论中国的教会大学的办学经验及其启示[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4期
5 金燕;五四时期的非基督教运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6 杨齐福;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7 薛菁;近代教会女学与中国传统女教──兼及中国妇女解放[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8 史静寰;教会学校与近代中国的师资培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9 雷雨田;论岭南基督教会的自立运动[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期
10 阎广芬;关于新时期女子教育问题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s,
本文编号:1249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4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