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关键词:东南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东南亚华人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东南亚的华人音乐文化随着中国移民和各种交流活动流入东南亚,并随着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壮大和完善,通过华人的个人娱乐活动、宗教活动、社团会馆活动、商业演出活动、华文学校教育活动等途径在东南亚广泛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东南亚华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东南亚华人音乐的生存现状与特征研究》(10CD08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近200年间,大批的中国移民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中国传统音乐[1]带到东南亚,在当地扎根发芽,形成了东南亚的华人传统音乐。在其成长过程中,东南亚华人酬神祭祖活动中的华人传统音乐表演为东南亚华人传统音乐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础空间,东南亚华人的商业性音乐娱乐活动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静怡;;东南亚华人音乐的形成与来源——以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为例[J];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丁;;评中国有关东南亚的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6年03期
2 解玉峰;;试论20世纪前期国人戏曲观念之转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廖建裕;代帆;;近三十年来研究东南亚的中国学者:一个初探性的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6年04期
4 蔡丽红;;明清时期中国与邻国乐舞文化交流述略——以海陆丝绸之路的文化线路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王静怡;;二十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主题变迁[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年03期
6 陈贤茂;论泰国潮人作家作品之潮汕文化特征[J];华文文学;1994年01期
7 王凤霞;;作为“共名”的文明戏——文明戏的类型和形态[J];江汉论坛;2008年07期
8 李计筹;;粤剧的历史应从唱梆子算起——对于粤剧形成的新见解[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9 李未醉;张香凤;;近代中越艺术交流管窥[J];世纪桥;2007年09期
10 王静怡;;东南亚华族传统戏剧与酬神活动生存关系之调查研究[J];音乐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谨;;东方艺术的身份确认——从梅兰芳访美切入[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康海玲;;华语木偶戏在马来西亚[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15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静怡;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康海玲;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长虹;移民族群艺术及其身份:泰国潮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聪;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D];苏州大学;2011年
2 姚冰;巴厘戏剧与西方现代派戏剧[D];厦门大学;2002年
3 张帆;在流转中永生与超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梁虹;论南洋四国的中国艺术(1644-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温春蕾;清代珠江三角洲戏剧演出的社会史考察[D];暨南大学;2007年
6 王光辉;华文民族舞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肖怿;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下的革命作家与南洋的关系[D];厦门大学;2008年
8 吴迪;粤派扬琴音乐之变迁[D];星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刘东升;岭南地区传统粤剧戏场的声环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陈清霞;潮剧在泰国的发展和流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如林;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J];八桂侨刊;1994年01期
2 金猷;;东南亚华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座谈会在京召开[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7年02期
3 赵文骝;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及其特征[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年01期
4 李如龙;略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J];学术研究;1997年09期
5 赵树冈;东南亚华人的人类学研究:以区域及主题为分析焦点[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3期
6 陈碧;;近30年来中国学界东南亚华人民间宗教研究与展望[J];世界民族;2010年03期
7 知寒;;“东南亚华人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会综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年01期
8 华方田;流传于东南亚华人中的新兴宗教——德教的历史与现状[J];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02期
9 黄昆章;;东南亚华人问题专家玛丽·萨默斯博士[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01期
10 张禹东;试论东南亚华人宗教的基本特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迈克尔·R·戈德利;陈绛;;从南洋视角看华人经营[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詹冠群;;清水祖师信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影响[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3 罗志华;;神缘: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的一条文化纽带——永定西觉寺的田野调查[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曾少聪;;民族学视野中的东南亚华人族群[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汪静泉;;保护和传承需要三方力量的聚合[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6 任国英;;胡氏王国文化产业的社会化考察——以胡文虎的中医药文化产业构建为例[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望波;;试析香港在东南亚华商对华投资中的地位与作用[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孙英龙;;东南亚华文报的中国情结[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宋平;;传统宗族与跨国社会实践[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曾玲;;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文献的学术价值与出版状况[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汉澍;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治理分析[N];吉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谢运和;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我的责任[N];平顶山日报;2010年
3 钱大亮;乡音虽改 浓情未变[N];国际商报;2007年
4 特约评论员 陈斌;政冷经热:东南亚华人的病理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记者 赵金川 麦棠源;重申保护华族权益[N];人民日报;2001年
6 通拉嘎;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与价值[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曹云华;衣食住行适生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8 田青 口述 本报记者 刁艳 整理;抢救 保护 慎谈发展[N];音乐周报;2003年
9 王立和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发挥高等院校优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杜亚雄;“巴合西”的创造[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3 曹云华;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1年
4 朱陆民;二战后印尼华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孟庆梓;东南亚华人社群的建构与演化[D];厦门大学;2008年
6 张长虹;移民族群艺术及其身份:泰国潮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杨宏云;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棉兰的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D];厦门大学;2009年
9 叶兴建;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商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广元;现当代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D];云南大学;2010年
2 韩冰;赫哲—那乃跨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变迁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刘煦;阿尔泰山区图瓦人的传统音乐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健君;论高师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宋群华;中日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杜诚;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解析[D];浙江大学;2004年
7 邱积敏;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演变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8 华建平;战后国际关系中东南亚华人生存发展问题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段世德;东南亚华人投资中国大陆的原因浅析(1978-2000)[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曾营;马哈蒂尔政府对华族的政策研究(1981—2003)[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5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7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