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山西四大梆子唱腔调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9:34

  本文关键词:山西四大梆子唱腔调式研究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山西四大梆子 调式 欢音调式 苦音调式


【摘要】:调式是戏剧音乐的基本要素,是剧种风格的重要体现。笔者通过对山西四大梆子唱腔调式的比较研究表明:1、山西四大梆子剧种风格呈块状区域性分布,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标识。2、山西四大梆子中的蒲州梆子形成最早,是梆子腔的早期形式,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是蒲州梆子的演变形式,它们同宗同源,上党梆子只是受蒲州梆子的间接影响。3、蒲州梆子的欢、苦音调式在流变过程中,具有渐变——递减直至消失的特性和相对不稳定性。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山西梆子腔剧种唱腔、方言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60099)
【分类号】:J617.5
【正文快照】: “山西四大梆子”是指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中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分别流布于山西境内的西南部、北部、中部、东南部的广大地区,具有唱腔旋律高亢、节奏明快,情调或激越或凄楚等特点,是梆子腔系中影响较大、流布较广、代表性较强的地方剧种。2006年“山西四大梆子”均被列入国

本文编号:1309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309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