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化、助人伦:《乐记》主题解读——兼论音乐的自治与他治
发布时间:2017-12-21 00:36
本文关键词:成教化、助人伦:《乐记》主题解读——兼论音乐的自治与他治 出处:《艺术百家》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艺术 儒家 教化 人伦 现象学 自治 他治
【摘要】:《乐记》从音乐的发生入手,对音乐的形式,尤其是音乐"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做了深入的阐述,从而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论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对其主题作分析,并结合音乐本身的艺术特征,对现代社会音乐的自治性作初步分析。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一在我国古代漫长的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音乐理论立论基础莫出于儒道佛三家,儒家音乐理论一直居于正统地位。儒家音乐理论文献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礼记·乐记》。《乐记》开篇便指出,音乐的发生起于人心,“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段话在文本中起着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邓小龙;;现象学与茵加尔顿的音乐美学思想[J];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重要文章索引[J];人民音乐;1988年05期
3 唐超学;;倾诉与感动——从邓丽君的音乐艺术看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7期
4 殷波;用现象学美学观点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探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搤撠;音乐艺术的崇高目标——从“丢戒指”、“小燕子”的,
本文编号:1314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31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