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音乐“三宝”在电影中的作用及其传承创新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音乐“三宝”在电影中的作用及其传承创新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蒙古族音乐"三宝"是蒙古人通过自然、生活运用智慧创造的音乐财富,是蒙古人的骄傲;蒙古族的特色音乐与现代影像手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有机体——电影;通过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让我们认识到蒙古族音乐文化在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Abstract]:......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六小民族民歌的继承与创新”(12512352)研究成果
【分类号】:J617.6
【正文快照】: 提起电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电影又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艺术。在这种艺术形式里,音乐所占的比重不可忽视,我们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婷;;蒙古族音乐文化在蒙古族地区传承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8期
2 孙璐;;浅谈电影音乐的表现手法[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3 路广;;塞夫、麦丽丝电影音乐的民族风格初探[J];电影评介;2011年08期
4 师占成;;从时空观角度看蒙古族长调音乐风格的形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李红梅;马头琴及其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萨日娜;;蒙古族音乐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袁健新;袁建明;;天籁之音“呼麦”——浅谈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J];黄河之声;2010年23期
8 邢长江;;民族乐库中的瑰宝—“呼麦”探寻[J];前沿;2010年17期
9 邢莉;马头琴:草原咏叹调[J];乐器;2001年04期
10 孙茂玲;;内蒙古呼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初探[J];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姚春海;;马头琴的文化解析[J];大舞台;2012年05期
2 董璐;;电影的基本声画关系探讨[J];电影评介;2008年22期
3 许源元;;近三十年东亚地区音乐文化研究述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春英;邵环;阿勇嘎;;现代木质马头琴的发展和生产技术[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周素珍;;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探析——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先乐;;从《诺恩吉亚幻想曲》看中国手风琴作品的民族化[J];四川戏剧;2007年04期
7 李静;;二胡与草原文化的发展渊源[J];乐器;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亚芳;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通拉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文婷;关于我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璐琳;蒙古族无伴奏合唱音乐的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俊娜;高韶青二胡随想曲《蒙风》的分析与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王哲;临清时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钢琴伴奏创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薛丹;中国草原电影简论[D];湖南大学;2007年
7 曹叶军;对马头琴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路广;蒙古族叙事性短调民歌的悲剧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黄泽盛;论杜兆植的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闫飞;王酩影视歌曲艺术风格解析[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宋生贵;追求新的民族艺术个性——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周慧之;时尚与规训:生于70年代人的自我建构方式[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相;从“呼麦”中寻觅长调音乐风格的成因[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卢云生;;马头琴的故乡[J];词刊;2010年09期
3 博特乐图;;牧歌起时,,彼相和——草原情话马头琴[J];乐器;2006年08期
4 熊永明;雨果专柜[J];音乐爱好者;2004年08期
5 布和;孟建军;;马头琴的制作(二)[J];乐器;2009年01期
6 张宝星;乌震来;;我用马头琴为你歌唱[J];歌曲;2009年06期
7 晓青 ,任诗琦;草原恋歌[J];儿童音乐;2005年02期
8 ;马头琴传来《嘎达梅林》的旋律[J];北方音乐;2007年08期
9 张婷;;试论马头琴音乐艺术的开放性[J];草原歌声;2008年01期
10 布和;孟建军;;马头琴的制作(一)[J];乐器;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梅;;马头琴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萨日娜;;草原传统音乐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创新与发展[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3 曾笑鸣;;论电影声音艺术创作的未来发展趋势[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4 潘照东;;论蒙元宫廷音乐及其文化艺术价值[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5 苏布德;;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苏布德;;2009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王勇;;上海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成因发展概述及其历史价值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霍长和;;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萨仁格日勒;;亨宁·哈士纶搜集的蒙古民歌的遗产价值[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10 李晓红;;摸索中的原生态唱法和学院派声乐教学的方法论比较[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咏梅;歌声像草原一样辽阔[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2 阿勒得尔图;内蒙古民族文化自信闯世界[N];西部时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包文臻;长调呼麦若不走创新之路 早晚会变成“博物馆”收藏品[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红梅 实习生 哈森高娃;草原姑娘马头琴部落:演绎民族器乐新时尚[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5 吴常福;乌珠穆沁长调:草原上飞出悠扬的歌[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6 新华社记者 刘军 张云龙;长调——马背上渐逝的吟唱[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记者 咏梅;中蒙专家在我区抢救长调民歌266首[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8 刘溜;蒙古长调:一个民族的心灵史[N];经济观察报;2006年
9 王小敏;愿长调民歌长久不衰[N];内蒙古日报;2004年
10 夏榆 见习记者 石岩;走到哪里哪里唱[N];南方周末;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欣;内蒙古地区“潮尔”的声音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李亚芳;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娜仁花;蒙古长调的演唱风格与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齐琴;那策格道尔基《呼麦、马头琴与管弦乐协秦曲》的研究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王玲玲;论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鹤;新疆精河县“十三种毛色的骏马”长调民歌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云鹤;试论呼麦及其演唱方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芳洁;从《孤独的驼羔》看阿拉善蒙古长调民歌的风格及创新式传承[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阿维雅斯;论“古日哆”艺术特征及其流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劲盛;变迁中的马头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贾威;呼麦艺术的音乐心理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曹叶军;对马头琴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9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34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