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交响乐团启示录
本文关键词: 交响乐团 意大利歌剧 古罗马 国家大剧院 作曲家 指挥家 音乐厅 威尔第 演出 咏叹调 出处:《人民音乐》2008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意大利是美声、歌剧的故乡。自佩里、蒙特威尔第至威尔第、普契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不计其数,意大利咏叹调在全世界歌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无数优美浪漫的旋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乐迷。尽管意大利拥有像维瓦尔第、帕格尼尼、布索尼、波利尼等这样的小提琴、钢琴演奏大师,然而意
[Abstract]:Italy is the home of the beautiful sound and opera. From Perry, Monteverdi to Verdi, Puccini, there are countless Italian opera composers. Italian arias shine on the world's opera stage. Countless romantic melodies have conquered generations of fans, despite Italy's likes of Vivaldi, Paganini, and Busoni. A violinist, pianist, etc., such as Pollini.
【作者单位】: 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交响乐团联盟;
【分类号】:J695.46
【正文快照】: 意大利是美声、歌剧的故乡。自佩里、蒙特威尔第至威尔第、普契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不计其数,意大利咏叹调在全世界歌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无数优美浪漫的旋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乐迷。尽管意大利拥有像维瓦尔第、帕格尼尼、布索尼、波利尼等这样的小提琴、钢琴演奏大师,然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生;琴弦连心弦 音乐传友谊——记柏林交响乐团弦乐三重奏团访哈尔滨[J];人民音乐;1980年02期
2 甘亚梅;九位女指挥的聚会[J];人民音乐;1980年03期
3 姚关荣;中国音乐在莫扎特、贝多芬的祖国——中国音乐家小组访问西德、奥地利随记[J];人民音乐;1980年07期
4 ;文化交流[J];人民音乐;1980年08期
5 张弦;李德伦谈我国交响音乐事业[J];人民音乐;1980年10期
6 郑小瑛;年青的交响乐事业需要得到支持[J];人民音乐;1980年10期
7 姚关荣;中国交响乐事业要上进[J];人民音乐;1980年10期
8 李凌;愿他的灵魂获得抚慰——怀念小提琴家、指挥家黎国荃[J];音乐研究;1980年01期
9 王君;庶声;;飞燕曲[J];电影评介;1980年11期
10 苏开明;;回忆中美友谊[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孔庆德;;革命战争的交响乐——忆朱启祥同志对我的教育[A];儒将风范[C];1995年
2 南南;;第一步——陈同生伯伯,我怀念您![A];戎马书生——陈同生纪念文集[C];2001年
3 孙刚;;对高校组建交响乐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5 ;肯·杰尼森77岁 用无线电波构筑社区[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章奎生;王静波;;东方艺术中心交响音乐厅的主客观音质评价[A];第十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少华;张全福;张宪强;王全义;;天津大剧院扩声系统工程[A];2005年广播电视技术论文汇编[C];2005年
8 田少军;;体味“视野”[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9 袁新荣;;浅谈群众音乐的多层次多功能[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交又临音乐季[N];北京日报;2000年
2 ;意歌剧经典音乐会今演[N];北京日报;2000年
3 记者 徐雪梅;钢琴大师普雷特涅夫应邀出演“爱乐”首演音乐会[N];北京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松媛;文化外交魅力大[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李艳琼;星海音乐厅两岁了[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云南省昆明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秦桂珍;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建设民族文化强市[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周易;这股“中国风”应向哪儿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树新;在北京剧院过年[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陈晓红;音乐会门槛低了观众多了[N];中国艺术报;2000年
10 孟艳;交响乐的融合[N];中国艺术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静 ;罗西尼对歌剧戏剧性的拓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蒋安庆;自由的黎明[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3 赵倩;意大利歌剧中的女性角色[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红歌;歌剧《麦克白》艺术特征[D];河南大学;2003年
5 黄志丽;析沟上日出夫声乐套曲《永不关闭的剧场》的创作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尚洪刚;一位用交响乐思考历史的音乐家—王西麟和他的交响乐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肖云涛;异曲同工的传世之作[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婷;关于中国普通高校交响音乐欣赏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慧娜;20世纪前60年中国社会中的苏俄音乐文化[D];天津音乐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490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9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