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茨怎样论自律他律
本文关键词: 伽茨 自律 他律 内容美学 形式美学 康德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伽茨是个自律论者,他将内容美学分为教条的内容美学、感觉论的内容美学、适度的内容美学、部分的内容美学、假定论的内容美学、化身的内容美学等若干亚种,将形式美学分为经验的自律论和抽象推论的自律论两派。可能是从自律论者的立场出发,伽茨把吸收自律论和他律论双方观点的学派一律划入了内容美学学派,这使他的分类方法具有"非此即彼"性质。自律他律术语的提出者康德主张"自由美"和"附庸美"的统一,因此伽茨把康德的观点列入内容美学。但赖因霍特等学者似乎只看到康德在揭示"自由美"与"附庸美"的区别与对立,使自律论者们的形式美学在康德那里找到了支持。过去我们对自律论的批评可能还未完全摆脱偏见,没有看到自律论具有强调艺术上的个性解放这一优点,但我们应该看到艺术最终还是不能摆脱它与环境之间联系。
[Abstract]:Gatz is a self-disciplinarian who divides content aesthetics into dogmatic content aesthetics, sensualist content aesthetics, moderate content aesthetics, partial content aesthetics, false deterministic content aesthetics, incarnation content aesthetics, and so on. The formal aesthetics is divided into two schools: the self-discipline theory of experience and the autonomy theory of abstract inference. It is possible tha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elf-discipline theorists, Gartz has divided the schools that absorb the views of self-discipline theory and heteronomy theory into the aesthetic school of content. This made his classification method "either / or". Kant, the author of the term of self-discipline, advocated the unity of "beauty of freedom" and "beauty of vassal". So Gatz included Kant's views in the aesthetics of content. But some scholars such as Reinholt only seemed to see Kant revealing the difference and opposition between "beauty of freedom" and "beauty of vassal". The formal aesthetics of self-discipline has found support in Kant's. In the past, our criticism of self-discipline may not be completely free of prejudice, and we do not see the merit of self-discipline in emphasizing the emancipation of artistic individuality. But we should see that art can't get ri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art in the end.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F.M.伽茨;金经言;;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J];文艺研究;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克慧;;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正名——兼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借鉴[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2 余雪;梁东兴;;列宁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与实践[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年04期
3 喻天舒;;从“外观”到“结构”——在中西比较中对西方“形式”概念的历史透视[J];欧美文学论丛;2004年00期
4 伍铁平;论语言的类型对比[J];外语学刊;1984年04期
5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交际模式研究(续)[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6 喻中;列宁邓小平关于克服官僚主义法律思想的比较研究[J];攀登;2001年02期
7 黄国秋;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J];攀登;2001年02期
8 许兴亚,张昆仑;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新论[J];攀登;2001年02期
9 李仁武;论“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内在统一[J];攀登;2001年03期
10 张淑君,王国力;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思考[J];攀登;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F.M.伽茨;金经言;;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J];文艺研究;2007年12期
2 刘彦顺;;马尔库塞的第三条道路与文学社会学的新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姚海燕;;西方近代主要音乐哲学流派及其思想[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4 曹勇;;浅谈形式美规律的演变与成因[J];作家;2009年10期
5 施建华;;形式美与自然生命之美——对形式美及其“表现性”的再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6 华文;;新诗形式美学研讨会在南京召开[J];诗刊;1998年01期
7 姜元奇;;在阐释中理解形式美与艺术本性之间的关系[J];考试周刊;2009年50期
8 沈晶照;;形式美在艺术设计中的社会功能[J];美术观察;2007年08期
9 边昭彬;;从形式对内容的颠覆看本体论形式美学[J];社科纵横;2008年08期
10 李俊;艺术本质论:走出自律与他律的双重困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妙章;裴建明;段玉斌;朱肖星;;心脏生理教材编写的小建议[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郝琳;;变化中的建筑学与可持续建筑美学[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良东;徐鹰;朱丹;黄志华;叶和杨;曾靖;;灯盏花素对豚鼠离体右心房自律性及收缩特性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构建煤矿自律性的系统化安全管理运行机制[A];第五次全国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汇编[C];2001年
5 臧益民;臧伟进;朱妙章;;早搏[A];第五届心脏学会、第八届心功能学会及《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大会心血管学基础和临床专题报告、继续医学教育与研究生专题讲座专题报告资料[C];2000年
6 李德成;;网络广告非法律的行为规范[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志强;杨明浩;刘红菊;古华光;任维;;心肌起步细胞的复杂自律性及其动力学机理[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建文;魏鑫;李军;;针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理探讨[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成立;;新闻摄影视觉冲击力与形式美[A];两翼齐飞昂首新世纪——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1年
10 李德成;;网络广告的行为规制——三论网络广告的规范制度建设[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洪波;万和“自律性涨价”欲领燃气具价值突围[N];中国工商报;2006年
2 时雨;法制化·间接性·自律性[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3 记者 刘浦泉 蒋桂斌 胡思进;北京:国产手机五大问题烦扰消费者[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李秀明;上海率先成立商标代理机构自律性组织[N];中国工商报;2003年
5 方方;事在人为[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毕建奎;加强自律性 提高防腐力[N];青岛日报;2008年
7 陈振濂;篆刻形式美学的展开[N];美术报;2005年
8 记者 张蕾;2004 建筑的形式美学[N];重庆日报;2005年
9 马焕军;加强形式美学的研究[N];文艺报;2007年
10 卜海涛;268家事务所受自律性惩戒[N];中国财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涛;他律音乐美学探微[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2 方亭;未完成的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文发;两种理论取向:自律和他律[D];复旦大学;2008年
4 宋艳东;右心室流出道致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5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6 谢建军;书法美学意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鹏飞;中古五言诗形式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吕晓梅;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9 张捷;反躬修己[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10 徐至法;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电生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强;解构与重构[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黄涌;我国体育产业行业协会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3 周红芬;审美经验:从杜威到舒斯特曼[D];扬州大学;2009年
4 朴永春;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向自律性转化的途径及价值评价[D];延边大学;2002年
5 杨亮;自律性 戏剧性和诗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霞;桑塔格形式美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任国福;刘勰的《楚辞》阐释与《文心雕龙》的形式美学论[D];暨南大学;2008年
8 王志峰;我国乡土现实主义油画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金燕慧;试论朝鲜甲午改革的性质[D];延边大学;2005年
10 金稀玉;日韩两国语“零助词”现象的对比[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92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9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