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
本文关键词: 美声唱法 打哈欠状态 气息 共鸣 出处:《电影文学》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美声唱法中"打哈欠状态"这一专业术语与美声唱法的气息(呼吸法)的关系,从生理学、物理学等角度都可以进行解释和阐述。"打哈欠状态"在气息的能量聚集、气息的能量迸发、气息的能量控制、气息的能量转化这四个阶段,有着的准确含义。在美声教学中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打哈欠状态",可以使学生达到用饱满有力、均匀连贯、收放自如、畅通而有弹性的气息,从而进入歌唱的佳境。
[Abstract]:The Bel Canto "yawning" this terminology and bel canto breath (breathing) relationship, from physiology, physics perspective can be explained and described. The "yawning state" in the breath of energy to gather breath energy burst, energy control breath, the breath of energy conversion the four stage, with the exact meaning. Understanding and rational use of the "yawning" right in Bel Canto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achieve full of strong, uniform continuity, free, smooth and flexible atmosphere, singing to enter Nirvana.
【作者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
【分类号】:J61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有成,陈万;试论气质类型与歌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阿文兴;;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3 李道琳;论声乐作品的抽象因素与歌唱教学的形象化[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王岱超,胡郁青;如何提高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效果[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肖眉雅;;歌唱共鸣原理及作用论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金卫国;声乐教学再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姜仁武;钢琴学习心理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冯芸;音乐才能与视唱练耳训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钟传志;谈声乐训练中的气息力——从曼努埃尔·加西亚“声门冲击”理论所想到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陶立新;论歌唱发声的高位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鲁恩雄;;小学生与初中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郭晓雯;;想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意义[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张鸿懿;马彪;杨文英;翁永振;屈英;樊作树;何平;马永恒;;音乐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方法技巧[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文献汇编[C];1989年
4 余振翔;;心理音乐声频电冲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附2例报告)[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聂巧乐;;如何有效地在音乐教学中提高中学生的心理能力[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保荣;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D];河南大学;2001年
2 李小戈;“软”系统方法论在声乐活动中的应用初探[D];河南大学;2002年
3 常晶;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唐明务;关于对歌唱中非技术性因素的理论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5 笪方能;声乐演唱中心理活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巍;关于何纪光“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海英;连音(Legato)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朴荟霖;声乐演唱风格的趋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汪月波;声乐基础理论与soprano的声音训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岩峰;吸吮多方甘露,润我自身歌喉[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俊霞;;也谈“三种唱法说”[J];戏剧之家;2010年02期
2 陈若菊;;美声唱法学习笔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6年04期
3 胡郁青;美声、民族唱法异同探微[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宋永全,何团喜;浅议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比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程宁敏;"以字行腔"和"以腔行字"之辨析[J];音乐研究;2005年01期
6 胡s,
本文编号:1496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9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