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发布时间:2018-02-10 12:30

  本文关键词: “四夷”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出处:《艺术百家》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周代宫廷设立"四夷"乐官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our Yi" music officials in the court of the Zhou Dynasty was related to the idea of "Yi Xia". The title derives from the ancient Gona system. "the differentiation of Yi Xia" is only a refl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a" concept or "the world" concept based on "adoration of duopoly", which represents the tradition of the inheritance of etiquette and music and the basic mode of plural fusion of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铁晓娜;披着虎皮化虎复仇——《聊斋志异·向杲》浅论[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朱志荣;商代甲骨文书法的审美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孙峻山;《周易·大畜》考释[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4 朱志荣,邵君秋;商代青铜器纹饰的审美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曾中秋,王永东;李约瑟难题的哲学传统试解[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6 王迅;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7 韩建业;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傅道彬;春秋:城邦社会与城邦气象[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9 张碧波;箕子论——兼论中国古代第一代文化人诸问题[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10 王晖,王建科;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神话原型新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魏嵩山;;华夏族名的由来及其历史演变[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天恩;;考古发现的西周采邑试析[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葛壮;;关于中国上古时代政教关系的阐释[A];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虞万里;;从《诗经》授受、运用历史看《缁衣》引《诗》[A];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鲁瑞菁;;两汉“三代始祖感生说”述论[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钟国发;;西方异域信息与昆仑山-西王母神话的流变[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陆敬严;卫恩科;;重现中国古代机械的辉煌[A];机械技术史(3)——第三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3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何宏波;先秦玉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5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萌;半夏泻心汤调节胃电节律的拆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10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肃;综论先商文化[D];郑州大学;2000年

2 骆志弘;论商周时期的神本主义文化[D];苏州大学;2001年

3 方兴;历史文化与城市CI战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国源;“李约瑟难题”探索[D];西北大学;2001年

5 丁敏;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及其契约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刘蓉;论《穆天子传》的史料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贾俊侠;先秦史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呼东燕;论孔子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仝冠军;中国古代编辑生存状况研究及其理论分析[D];河南大学;2002年

10 孙圣河;庄子对原始巫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安;;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J];艺术百家;2008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500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500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