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以女声为例
本文关键词: 民族唱法 音色 歌手共振峰 音乐声学 出处:《中国音乐学》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音乐声学的视角出发,以民族唱法女声音色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声学测量方法和软件对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女声声源进行采集、比较和分析,通过频谱图、数据表和歌手共振峰形态图的比较,分别总结出四种声源的频谱特征,得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女声在歌手共振峰的形态如峰高、峰宽以及频域上存在趋同的结论。
[Abstract]: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ology, we use the musical acoustics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oftware to collect,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source of national singing and Bel canto, and use the spectrum chart to study the national singing women's timbre, and to use the music acoustics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oftware to collect,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national singing method and the Bel canto female voice source. By comparing the data table with the chart of the singer's resonance peak,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kinds of sound sourc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national singing method and the beautiful singing female voice in the form of the singer's resonance peak such as the height of the peak, the width of the peak and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obtained.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1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依琪;黄自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张彦;《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赵必华,刘孝友;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邵贵君;论英语教师素质与教学艺术风格[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瑞敏;;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8 仲宁;;流行词语中的大众心理[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9 刘怡翔;简论生产力概念的泛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杨乃乔;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永勤;;对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黄芳;;从chinois词条的编纂看《新小罗贝尔词典2007》的几点编纂失误之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定泰;郭明惠;;双语词典前言浅议[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何晓佑;;信息时代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走向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奉公;;建设科技创新网络促进中部崛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郑泽之;张普;;关于字母词语的几点思考[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曾赛红;;我国城镇中年中低收入家庭理财策略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段晓平;;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与学理根据[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森;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朱桂斌;数字图像信息隐藏的理论与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赵玉宝;先秦性别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于学江;中国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忠云;技能型战略联盟合作效应与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变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韩红兴;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晋升;论传媒引导和受众参与的意识互动[D];暨南大学;2000年
2 赵丹;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保荣;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D];河南大学;2001年
4 赵磊;国际商务英语演讲的跨文化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杨承松;网络技术文本英译汉[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6 方曙光;对我国当前体育社会问题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石占卫;中国证券新闻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8 李小戈;“软”系统方法论在声乐活动中的应用初探[D];河南大学;2002年
9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赵小凤;成人和谐教学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国;“轻声”念法浅说[J];汉语学习;1980年05期
2 滕吉海;朗读特殊技巧浅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陈通,郑大瑞;(刑田)(竹鬲)编钟的声学性质[J];科学通报;1980年11期
4 金学智;“似花还似非花”[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5 张似云;要让胡琴“唱”——为张君秋伴奏的点滴体会[J];戏曲艺术;1980年03期
6 俞逊发,林克仁;笛子技法初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7 牛春来;琵琶轮指手形的探讨[J];人民音乐;1980年03期
8 周宗汉;内蒙草原上的歌手德德玛[J];人民音乐;1980年12期
9 陈自明;大胆的探索 巧妙的创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钢鼓乐队[J];人民音乐;1980年12期
10 贺宁基;实验语音学的作用及其与语言学的关系——《实验语音学知识讲话》(选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民权;;声乐训练的民族化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马建华;;“面罩”唱法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曹翠省;;论民族歌唱演员的全面修养[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苗鸿信;;我国通俗唱法的基本特征[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7 陈茉玲;;歌唱呼吸散论[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8 祖漪清;;三合元音音节最小时间感知阈的测量[A];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吴玺宏;迟惠生;;一种高性能的限定文本说话人确认系统[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陈俊;张积家;;言语表情标记在儿童寓言故事理解中的作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雪梅;歌声如诉人如故[N];北京日报;2000年
2 徐克洪 赵明亮;高彤彤:做琴的人[N];北京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宁静;民族乐器制作进入环保时代[N];中国艺术报;2000年
4 易超波;麦克风疏忽不得[N];中国质量报;2000年
5 林长华;土声地气比悠扬[N];中国质量报;2000年
6 柯纪;多媒体音箱换装[N];中国质量报;2000年
7 山东 黄家贞;优秀的电子琴——HappyEO[N];电脑报;2000年
8 河北 孙雪松;改造我的声卡与音箱[N];电子报;2000年
9 桂林 覃斌;汉声E-302对地放大甲类功放[N];电子报;2000年
10 ;向大功率多用途挺进的隆宇模块[N];电子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志安;传统京剧京胡伴奏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3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金毅妮;18-19世纪管弦乐法素描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5 梁红旗;索菲亚·古拜杜丽娜音乐作品技法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睿;“碰八板”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3 兰晓薇;民族声乐润腔技法及其符号规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4 吴春福;乐与画的交融,,情与爱的升华——罗忠昒《罗铮画意》音乐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晓莹;诱人的声音 宇宙的情感[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钟莹;论钢琴演奏的听觉联想[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冯雷;论钢琴组曲《庙会》[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瞿淼音;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意义空间的三个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晓俊;近现代中国竹笛改革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10 张慧勇;“三种唱法”之我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536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53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