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秧歌的产生与发展回顾
本文关键词: 秧歌 金湖县 集体智慧 田野调查 形象生动 劳动人民 民族文化遗产 产生与发展 民间艺术 乡土气息 出处:《四川戏剧》2008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金湖大地富饶美丽,金湖人民勤劳智慧,金湖秧歌历史悠久。金湖秧歌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连,是广大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生活和劳动,以集体智慧和艺术才能创造出来的一份及其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金湖秧歌格调明快,朴实清新,优美含蓄,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它是民间艺术宝库中一枝绚丽芬芳的花朵。
[Abstract]:Jinhu is beautiful and fertile earth, hardworking and intelligent people in Jinhu, Jinhu yangko dance has a long history. Jinhu yangko dance and people's life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masses of working people through long-term life and work, created by the collective wisdom and artistic talent and a precious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Jinhu yangko dance style and simple, fresh and beautiful subtle and vivid, with a strong local flavor, deep love for the masses. It is a folk art treasure in a beautiful and fragrant flowers.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宗芝;;浅谈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演奏技巧及情感表达[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2 耿声涛;张小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从秦腔板胡曲《欢音杀妲己》与《苦音杀妲己》试比较二胡与板胡的应用[J];北方音乐;2009年04期
3 席军平;;兰州鼓子《吕蒙正赶斋》音乐特征分析[J];北方音乐;2010年09期
4 章佩君;;台州民歌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5 叶晨光;;浅谈视唱练耳教学[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6 佟鑫;;三首同词异曲的山西民歌《绣荷包》浅析[J];才智;2008年14期
7 许澄;;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成功(教育);2010年07期
8 曾世权;;浅谈民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杨宏伟;浅议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静;;美学角度探微科尔沁民歌原生态艺术形式的现代演绎——《嘎达梅林》从民歌到影视的文化建构[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解超颖;;普通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刍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思军;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东方语境[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6 高翔;“觉木隆”职业藏戏及唱腔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张延莉;评弹流派的历史与变迁—流派机制的上海叙事[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少楠;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保定老调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润腔”[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霞;上党八音会的民俗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倪志凌;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歌唱技法探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甘春洁;民族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一种方式[D];云南大学;2010年
9 刘晓平;孟子故里民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唐琨;素朴齐风 至情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瑞荣;;秧田里飘出的情歌——“金湖秧歌”溯源与赏析[J];江苏政协;2008年11期
2 张若霞;襄垣秧歌剧团赴京慰问演出散记[J];山西老年;2005年05期
3 王秀荣;白旗寨秧歌满族属性初探[J];满族研究;1991年02期
4 雪漫;穴居东大荒[J];森林与人类;1999年07期
5 黄复;黄土地上过大年[J];旅游;2001年12期
6 赵鑫;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动作风格的异同[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杨玺平;;啥事没有(小品)[J];戏剧文学;2006年01期
8 ;定州秧歌[J];民俗研究;2006年02期
9 潘敏;;江淮秧歌[J];绿色视野;2007年10期
10 邢仁让 ,张松林 ,史丙生 ,刘燕青;定襄高跷秧歌叙谈[J];文史月刊;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边琳;;徒手秧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宫秀丽;;富锦秧歌之文化传承管窥[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董玉梅;;浅谈延安秧歌兴起的历史背景[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德峰;陆耀飞;;跳秧歌锻炼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赵建华;;金湖县无公害莲藕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A];第二届全国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雪红;林跃;;大众健身秧歌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孙永平;范巍;马策;;从体育社会学视角透析沈阳群众秧歌活动的演变与体育功能[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9 韩晓莉;;从祁太秧歌看晋中社会女性观[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路凤萍;;我国中老年健身秧歌规定套路创编与实践效果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凯 谢淑惠;阜城大秧歌潇洒扭起来[N];农民日报;2006年
2 杨国兴;承德话剧团推出大型轻喜剧《扭起同和大秧歌》[N];承德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胡芳;红绸彩扇万众欢[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金安宣;金湖80余万表彰安全生产先进[N];淮安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浦荣曹;金湖:生态环保让生活更美好[N];淮安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小燕 通讯员 陈锦秀 滕保荣;金湖开展“节能低碳新生活”见成效[N];淮安日报;2011年
7 李丽 汤小玲;江苏金湖以靓丽荷花打造乡村旅游胜境[N];中国信息报;2011年
8 严正;红火的延安新秧歌[N];中国老年报;2002年
9 马利华 通讯员 田雨;扭出“和谐”来[N];承德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晓丽;横山老腰鼓获“最佳风采奖”[N];榆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喜文;基于集体智慧的生态型企业协同进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殷俊玲;盛世繁华[D];山西大学;2005年
4 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淑岩;以校本课程建构透视牧区教育的自由与多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孙风林;社区公园休闲生态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张祖群;清代以来咸阳村落的分布变化和社会之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曾晓进;变迁、互动、交融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进;流亡异邦的中国文学:张爱玲的启示[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戴晓云;《北水陆法会图》考[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卫平;八大角秧歌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扈松松;《渔灯秧歌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晓颖;传统民间舞蹈——赤峰秧歌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珊;陕北绥德秧歌的历史演进与艺术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郭慧娟;关于从太谷秧歌中提取舞蹈动作元素的探讨[D];山西大学;2011年
6 李梦莹;论黑龙江省花棍秧歌的教学现状与发展[D];延边大学;2012年
7 王媛;辛安村音乐文化的调查与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齐飞飞;东永安村的秧歌活动[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赵溢洋;秧歌锻炼群体的现状与社会控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雄伟;仪式性事件:多元中心村庄社会整合的途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37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537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