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的主体性存在及其异化
本文选题:音乐人 切入点:动机 出处:《音乐创作》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古今职业音乐人的界定及其历史性变迁,考察其主体性存在及其动机,可以得出结论:职业音乐人以对美的崇高目标的追求,是其主体性存在的本质所在。但是古往今来,音乐人主体存在之异化现象也不乏其例,而今则犹显突出。对这一异化现象的扬弃,是社会音乐本质的进步和发展的标志。
[Abstract]: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historical changes of professional musician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it is concluded that professional musicians' pursuit of the lofty goal of beauty is the essence of their subjective existence.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the alien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musician, but now it is still prominent. The sublation of this alienation phenomenon is the symbol of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ssence of social music.
【作者单位】: 贵州贵阳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物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韩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刘文荣;;“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论声乐艺术之美及四大系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5 付敏;;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李翠萍;;论“联想”在交响音乐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纪锦霞;;论音乐的社会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许凤;;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罗伯特·舒曼标题音乐的文学思维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黄铨剑;评《琵琶行》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黄晓钟;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兆t,
本文编号:1599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59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