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立部伎”乐舞产生时间新论
本文选题:坐、立部伎 切入点:唐代 出处:《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稽考、逻辑推理及考古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坐、立部伎"的产生时期这一存疑提出了新的观点。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point of view on the dubious period of "sitting, setting up a part" by syntheticall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hecking, logical reasoning and archaeological demonstration.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李寿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年09期
2 邹跃飞;关于唐代燕乐“坐、立部伎”的几个问题[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琴曲《阳关三叠》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崔善子;;黔东南苗族民歌探析——以“飞歌”为中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3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5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6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7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8 谢宝q
本文编号:1599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59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