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人台艺术中情感与音乐运动的同形关系—以带鞭戏《打金钱》为例
本文选题:二人台艺术 切入点:音乐形态 出处:《音乐创作》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建构二人台艺术的同形关系主要有两个要素,其一是表演,主要来叙述整个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活动;其二是音乐,通过戏曲音乐特有的板式变化体形式强化戏曲结构。二人台艺术作品中,情感与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在剧情情感运动线条和音乐旋律运动形态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以二人台经典剧目《打金钱》为例,阐释二人台艺术中情感与音乐运动的同形关系
[Abstract]:There are two main elements in constructing the homomorph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eople and Taiwan. One is performance, which mainly describes the whole story and expresses the emotional activities of the characters. The other is music. To strengthen the opera structure through the unique plate-style changing form of opera music. In the two people's Taiwan art work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music is the most close. There are certain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action lines and music melodic movem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classic play "playing money"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homomorph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music movement in the art of "two peopl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617.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平;;冲出戏曲困境的艺术探索——论新创黄梅戏《美人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青弋;;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罗辛;;社会转型期中国艺术的发展及几个相关的理论问题(上)——中国舞蹈及舞剧近现代发展的大环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李楠;;新形势下戏曲艺术的社会功能再探[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9期
5 刘慧玲,莫华;“学习地图”与实用文写作教学[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杨媛媛;;豫剧常派唱腔的艺术魅力[J];当代小说(下);2010年03期
7 陈才训;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结果期待意识[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解玉峰;;试论20世纪前期国人戏曲观念之转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乔昌如;;浅谈元曲中叛逆者的情感追求[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慧云;;浅谈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对比[J];大舞台;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飞;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易勤华;戏曲诗性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刘军华;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琳;;民歌《茉莉花》源流考辨[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2 何法元;陈晓静;;论苗族多声部情歌的形态特征及其文化生境[J];名作欣赏;2011年26期
3 郑燕欣;;河南濒灭曲牌体剧种的音乐形态及其特征[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4 颜铁军;;胡仁乌力格尔曲调题材分类法研究兼谈音乐形态——以《郭尔罗斯乌力格尔与曲调》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赵亮;田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赏析[J];华章;2011年18期
6 李向京;;融入传统 回归平常——瞿小松室内乐《离梦》研究[J];中国音乐;2011年02期
7 李志刚;;数码时代音乐学的转型冲动[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8 ;悦听[J];风景名胜;2011年09期
9 关意宁;;盛世之歌唐诗[J];音乐生活;2011年09期
10 陈中;;盘瑶族民歌的音乐形态及特征[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劲松;;云南“原生态音乐”模式的现代诠释[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峰 何勇;“凤阳花鼓说”加入《茉莉花》之争[N];扬州日报;2006年
2 本刊记者 李小莹;音乐教育学研究应更上层楼[N];中国艺术报;2006年
3 王琳;让网络音乐来得更生动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孙乐;一段有音响乐谱的民间音乐历史[N];音乐周报;2007年
5 于平;旅游大视野与演艺新景观[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雷东霞;中国作曲家请把目光投向人[N];音乐周报;2003年
7 宋生贵;评李世相新著《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N];内蒙古日报(汉);2004年
8 何文琦;网络力量助推独立音乐[N];深圳商报;2008年
9 宋生贵;丰硕的学理之果[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陈志音;回顾北京国际音乐节首演作品[N];音乐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伍维曦;纪尧姆·德·马肖的《圣母弥撒》[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丽萍;连城道教科仪音乐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楚亚丽;山东成武民歌演唱风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瑾;水陆法会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4 林琳;山东聊城八角鼓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延泓;南北高洛宝卷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何新;太康道情戏音乐及其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陈小平;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廖红;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魏琳琳;二人台音乐形态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哈斯巴特尔;鄂尔多斯传统宴歌及其演唱习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3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60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