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试论传统和声学原理中的形式美

发布时间:2018-06-10 15:41

  本文选题:和声学原理 + 形式美 ; 参考:《音乐创作》2012年10期


【摘要】:传统和声学原理中,处处体现着形式美。本文运用比较学习的方法,对和弦连接中的多样统一原则、和弦功能中的调和对比原则、功能体系中的对称均衡原则以及声部关系中的比例及单纯齐一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加强对于传统和声理论的理解和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审视和声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harmony acoustics principle, everywhere manifests the form beaut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diversity and unity in chord connection, the principle of harmony and contrast in the function of chord, the principle of symmetry and equilibrium in function system,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 and pure homogeneity in the relation of sound part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harmony theory and to examine the formal beauty of harmo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元务,张继延;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赵启赢,姚侠文;关于竞技体操美学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何灵捷,何幸光;从霍尔金娜体操动作特点谈体操运动风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4 黄铨剑;;评黎英海钢琴伴奏音乐的艺术特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郑顺女;如何实现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造[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王学君;旅游资源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93年01期

7 陈俊凤;;对电影音乐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几点研究[J];电影评介;2006年16期

8 施咏;对音乐审美“异化”现象的剖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关仕京;壮族民歌的审美透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黄鸾,陈琼;“打破心理预期”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韩梅;;张扬个性,追求风格——由《七子之歌》教学导入设计引发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包相;基于休闲理念的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琴;《溪山琴况》中的音乐审美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乐心;比包普[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3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琳;工业产品形态注入人文精神的理论构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邓深海;技术与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雄鹰;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向健美;二胡演奏技艺中的情理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曾芳;中小学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曾琳智;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音乐性[D];湘潭大学;2003年

10 张虹;对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作品若干艺术装饰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力;;汉族舞蹈美的感受[J];华章;2011年24期

2 刘爽;;舞蹈美的主客观条件[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3 裴军林;赵向红;;音乐艺术与美育[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4 袁惟_g;;从舞蹈《小城雨巷》论江苏舞蹈的元素[J];剧影月报;2011年04期

5 石胜;;情深意美 云朵悠悠——浅谈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舞蹈作品“对襟”所包含的美学思想[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6 周琳琳;;舞蹈艺术之情感表现[J];大舞台;2011年07期

7 胡金娜;;走进合唱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8 牛菲;;舞蹈——“形神兼备”的艺术[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9 丁璐;;浅谈音乐教育与人类情感的联系[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10 潘芳;;浅谈舞蹈艺术基本理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费邓洪;费茸;;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音乐的数学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汪娅敏(作者单位:安徽省歌舞剧院);试论舞蹈的语言[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郭静舒;公益性题材代表作:《从头再来》[N];音乐周报;2006年

3 于平;舞蹈书写的轨迹[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郑八一;舞蹈特有的美育功能[N];中国艺术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旭;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形式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宁勤亮;中国民歌主题钢琴变奏曲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3 洪艳;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涛;论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美学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单金龙;音乐美感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蒙海;中国创编合唱作品歌词的审美特征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03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003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1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