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的序曲和交响诗
本文选题:德沃夏克 + 序曲 ; 参考:《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摘要】:文章叙述了德沃夏克的序曲和交响诗的创作背景、素材来源、标题性和叙事性的文学内涵及其题材情节、主题描述与曲式架构的融合。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Dvorak's prelude and symphonic poetry, the source of the material, the literary connotation of title and narrative, the theme plot, the fusion of theme description and music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宁宁;;交响诗的缘起、发展与衰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4期
2 林荣华;;序曲还是交响诗?——柴科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体裁属性论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2期
3 忆航;德迎;亦工;晓其;杜克;建国;;雨中采茶[J];歌曲;2009年12期
4 金毅妮;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英雄生涯》[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5 赵丽宏;;水妖[J];中文自修;2007年Z1期
6 秦西炫;交响诗:《心潮逐浪高》乐思的发展[J];音乐探索;1985年02期
7 吴万新;莱斯庇基与“三罗马”交响诗[J];音乐探索;1990年02期
8 蒲英;;音乐常识辞典(二十五)[J];音乐世界;1991年01期
9 宋丽娜;;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8期
10 吴润霖;跨世纪的辉煌——朱践耳的新作交响诗《百年沧桑》赏析[J];音乐爱好者;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茁;由小川;冯耀荣;霍春勇;庄传晶;;西部开发的东进序曲——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力学论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春的旋律(序曲)[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3 杨春风;万奕汐;;紫禁城建筑色彩交响诗[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4 陶人观;;序[A];戎马书生——陈同生纪念文集[C];2001年
5 郭延狄;;陈叔叔讲的故事——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A];戎马书生——陈同生纪念文集[C];2001年
6 赵朴初;;临江仙 悼念陈同生同志[A];戎马书生——陈同生纪念文集[C];2001年
7 王锐;;乐中画 画中音——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音乐欣赏讲座[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清泉;;东进序曲[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三)[C];2005年
9 柴俊为;;戏曲时尚化应当“叫停”[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董志杰;;科学管理 规范办园[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茂春;泥土芬芳入管弦[N];音乐周报;2006年
2 栗玲 本报实习生 章迪思;复星吹响“西进序曲”[N];解放日报;2004年
3 张燕燕;荷马史诗 古希腊地理学的序曲[N];中国测绘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何晓蓉 张婷婷;序曲之后待华章[N];成都日报;2006年
5 宋铁军 编译;dot-com:互联网时代的序曲[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6 程莉莉;直销立法奏响序曲[N];工人日报;2004年
7 王兵;奏响网络变革的序曲[N];人民邮电;2004年
8 王群航;上周上涨结束音能否成本周序曲[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罗晶;公车限行将改革引向何方[N];中国财经报;2008年
10 棠棠;学校机房改造序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王旭青;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研究:语境·文本·音乐叙事[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屠艳;亚纳切克的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徐晗;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晓琴;格鲁克的改革歌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小凤;德沃夏克声乐作品艺术风格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婧;德沃夏克音乐作品中的民族化表现手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关莹娜;李斯特四首交响诗的诗意体现[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周燕;捷克民族乐派作品中民族性因素特点的分析及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尤干;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两种精神的隐喻[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李臻;德沃夏克钢琴组曲《诗意音画》的作品简析与演奏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曲;论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主题——动机的贯穿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9 韩思憧;德沃夏克《圆舞曲》OP.54演奏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郝玉莲;论交响诗《风雪 万里 家国》的音乐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5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09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