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音乐民族审美心理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发布时间:2018-07-06 12:18

  本文选题:稳定性 + 变异性 ; 参考:《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摘要】: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在相对的稳定性与绝对的变异性这两者的矛盾对立统一中发展演变,外向融合与内向固守、偏离创新与回归继承这两对关系的作用构成了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推动一个民族音乐文化辩证发展的动力。即在以恢宏的气度接纳外民族的文化精华并与其融和的过程中,应坚持固守本民族审美文化精神的稳定根基的前提,使得民族审美心理始终往复运动在"偏离"与"回归"之间,以更有活力地继承发展,不断产生文化的新质,构建中华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的新格局。
[Abstract]:The music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develops and evolves in the contradictory unity of relative stability and absolute variability, extroverted fusion and introversion, Devia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return and inheritance constitutes the basic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music, and becomes the motive force to promote the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music culture. That is to say,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and merging with the cultural essence of other nations with great magnanimity,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emise of adhering to the stable foundation of the aesthetic cultural spirit of our nation. It makes the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always between "deviation" and "return" in order to inherit and develop more vigorously, produce new cultural quality constantly, and construct a new pattern of the Chinese nation's music aesthetic psychology.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施咏;;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施咏;;音乐审美心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茅原;;在偏离与回归之间——王健民第一狂想曲的艺术特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琳;;音乐教学中即兴活动的价值与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张晓蓓;;谈《彩云追月》的意境美[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王毅;;综合视野中的音乐与舞蹈观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周梅;;立足边疆实际 开办特色音乐教育——论保山师专音教专业民乐课的开展[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5 张雯霞;;基督教音乐文化在兰州的发展状况[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6 赵珂珂;;古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才智;2012年11期

7 桂丽;;P t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美学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方丽萍;;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趋势[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范瑾;;隋唐时期西域音乐家来历考证[J];沧桑;2008年06期

10 费树发;;浅析如何开展大专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J];成功(教育);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泓;;5—14世纪西域音乐舞蹈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影响[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2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之影响管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任飞;唐代太常、教坊乐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汤慧池;中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价值取向及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丁;浅析高师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的音乐审美心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荆晶;以俄罗斯声乐教学为例探索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发展途径[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娟;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内容与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静;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唱歌教学方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e,

本文编号:2102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02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