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动机”手法的历史审视
[Abstract]:The theme-motive technique has been developing continuously since its infanc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From several important perio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this paper makes a historical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me-motive technique in music creation, and then peeps into its evolution track.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清明,张洋;谈曲式分析的小型曲式图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刘进;音、诗、画的完美结合——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性及演奏艺术[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田刚;音乐作品的比例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1期
4 郭和初;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致春天》的音乐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陈俊生;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审美效应[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黄茜;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的节奏感及其培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孙会玲;民族风格与浪漫技法的完美结合——谈勃拉姆斯的《吉普赛人之歌》[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2年02期
8 蔡乔中;;朱践耳交响曲的“数控节奏”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9 刘雪莎;贝多芬对奏鸣曲式的改革与创新[J];齐鲁艺苑;2005年03期
10 罗文;论爵士乐对二十世纪早期艺术音乐的影响[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小诺;论拱形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2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蕾;流动中的永恒[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程倩;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拂晓;深沉的情感 生命的震撼[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雪丰;勃拉姆斯几首钢琴作品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雯;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帅红;白诚仁合唱作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凤;舒曼标题性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分析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馨婷;多个研究角度下的斯克里亚宾早期钢琴奏鸣曲[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琳琳;二人台音乐形态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青;关于“左联”理论纲领中的两个词语——冯乃超同志谈“稳固”和“失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唐辉;;刘蔚华同志在我校作中国辩证法史专题研究的报告[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晃福林;;我国的奴隶社会始于何时[J];学习与探索;1980年02期
4 沐明;;萌芽月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02期
5 陈松民;;马兰山歌[J];中国民族;1980年11期
6 徐刚;;笋——致青年朋友[J];上海文学;1980年04期
7 夏伯铭;;哲学拜物教[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2期
8 郑振铎;;新文化运动者的精神与态度[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陈德述;;试论唐甄的政治思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李发模;;不曾……[J];山东文学;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韦波;赵能武;;谈苗族医学预防学的萌芽[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2 魏振承;张名位;陈恩成;张瑞芬;池建伟;张雁;唐小俊;;萌芽处理对籼型糙米理化特性的影响[A];稻米品质测控及美味技术——2006中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朝虎;外包服务萌芽[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肖朝虎;互联网应用萌芽[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丽辉;掐掉传销“萌芽”[N];人民日报;2001年
4 陈述彭(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地图萌芽于生活与实践[N];中国测绘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朱永宾;萌芽中的协会走向春天[N];中国化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瑞萍;敬长思想的种子在这里萌芽[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特约记者张路;韩寒式人物可“批发生产”?[N];工人日报;2002年
8 ;后电影产品在我国萌芽[N];经济参考报;2002年
9 郑云波;小农经济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束缚[N];吉林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张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陈剑波;仅仅是萌芽还远远不够[N];中国社会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洋风;矛盾中的萌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崔荣杰;先秦“是”字主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锦珍;单氰胺、蒜汁打破巨峰葡萄休眠、早萌芽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4 李朗;对民国时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考察[D];四川大学;2006年
5 唐颖明;碑学与帖学之比较[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3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4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