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音乐文化及其学科化研究的重要价值

发布时间:2018-07-25 14:40
【摘要】:文化是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的繁荣。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的音乐艺术,是构建和谐社会直接而重要的精神动力。通过音乐文化的学科化研究,能使我们广泛地吸收古今中外音乐文化资源,借鉴音乐文化研究的先进方法和成果,探索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实践模式,梳理音乐与各种文化之关系,完善与创新音乐文化学理论体系,为研究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全新的文化视觉和哲学思辨。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诸种关系的和谐,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society,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 ultimate go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prosperity of culture.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more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and one of the forms of expression, music art is a direct and important spiritual power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By studying the subject of music culture, we can extensively absorb the music culture resources of ancient and modern countries, draw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methods and achievements of music culture research, and explore the new thinking and practice mo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usic culture. Com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various cultures, perfecting and innovat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music culture, providing a brand-new cultural visual and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ma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衢州学院艺术系
【基金】:浙江省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音乐文化学理论体系构建与社会价值研究”(项目编号:06CGWH21YBX)
【分类号】:G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杰恩;满足精神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2 樊国生;新时期音乐文化建设若干理论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3 龚政文;;文艺与和谐社会建构[J];理论与创作;2005年06期

4 于晓凤;;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徐善玉;田川;;从儒家人文精神解读和谐社会的构建[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6 赵宋光;音乐文化的分区多层构成描述——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骤的若干建议[J];中国音乐学;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琴曲《阳关三叠》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叶键;;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的点与线——由旋律构成的基本形态论其“线条美”及技巧表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胡小东;;《乐记》的当下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许海燕;;构建以母语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育课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5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张学岩;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化阻力的文化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张鸷远;;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8 徐婧;;浅谈粤乐之钢琴改编曲《平湖秋月》[J];北方音乐;2011年10期

9 周文静;;浅析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特点[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10 王燕;;从音乐与文化的关系看贝多芬的音乐人生[J];北方音乐;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胡丽英;;试谈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父亲”缺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园园;薛泉;;经济——制度——文化:和谐社会三部曲[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乌兰察夫;;“内蒙古现象”的文化动因——兼谈草原文化的当代价值[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孟子厚;戴妮娜;夏博雯;;小型古乐厅的声学设计[A];2009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杜涛;;文明的冲突与法律的冲突——21世纪冲突法的范式转换[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春成;;价值观与公共政策:政策分析的新领域[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丽;;文化公共性与公共性文化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6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余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与规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亮;曹东扶古筝艺术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超;当前我国考试舞弊现象社会透视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曦;广西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昀;论原生态民族音乐创作中的美学呈现[D];云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存心;;中原文化与河南和谐社会问题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黄昌海;;音乐文化及其学科化研究的重要价值[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李利;;古希腊文学中人文精神对和谐社会构建作用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黄杰;;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0期

5 张智燕;刘雯;;敦煌学研究的先行者——陈寅恪先生[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3期

6 韩英;;易学文化研究的新进展——读崔波博士的《周易注译》[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年02期

7 顾晔锋;;《穆天子传》成书时间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4期

8 李丽;;论《虚字说》对虚词的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张惠勇;;和谐社会中的音乐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秦皇岛地区音乐文化活动建设[J];今日科苑;2009年13期

10 王建国;;二十世纪后十年“花儿”研究之概述[J];大众文艺;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家龙;;构建与实践和谐社会的政绩观问题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段逸山;;论中医药抄本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段逸山;;论中医药抄本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6 孙路宝;;浅议和谐文化[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7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潘兆康;;和谐社会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新视角:恢复性司法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宁;博物馆: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N];中国文物报;2009年

2 李拓 编译;酷写历史拉动出版回暖[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3 姜文来;一些专家应自重[N];科技日报;2007年

4 晓丁;《全唐文补编》《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出版[N];文学报;2005年

5 贾树;你想投资收藏古籍善本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学的内涵及学术价值[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李韵;河南许昌惊现古人类头盖骨化石[N];中国矿业报;2008年

8 马冰川;帝舜文化研究颇具学术价值[N];光明日报;2005年

9 张振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肖春飞;宋子文秘密档案在沪揭秘,学术价值极高[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蕤;西夏地理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杨会永;《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赵璐;晚清义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郭征宇;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念之;创意产业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王霞;开放式基金费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赵成林;唐赋分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张应二;诸葛亮军事活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罗映光;蒙文通道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启鸣;和谐社会视阈下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俊芬;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想人格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高秋丽;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蒋光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欣;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燕洁;清代中医丛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7 齐英;清代喀喇沁塔布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彩侠;和谐社会进程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晓鸿;构筑地方应对反倾销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何捷;“东方虹”郊区住宅的前营销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44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44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3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