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现代审美意义

发布时间:2018-08-02 12:47
【摘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现代都市社会的一种大众记忆的仪式。它以民歌"余韵"托起都市节庆仪式狂欢;它又像一个巨大的审美场域,彰显出民歌艺术的审美现代性认同——全球审美认同.
[Abstract]:Nanning International Folk Song Festival is a ceremony of public memory in modern urban society. It takes the folk song "afterrhyme" to hold the city festival ceremony carnival, and it is like a huge aesthetic field, showing the aesthetic modernity identity of folk song art-the global aesthetic identity.
【作者单位】: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朝元;陈静;;全球化语境下黑衣壮族群文化发展及文化认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杨丽芳;;审美原则与审美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绍辉;王清清;;艺术化生存——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姚国建;论现代诗的“间离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4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郭雪峰;;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几点解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李晓丹;;广告作品意蕴传播的特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5期

7 崔海洋;;从侗族传统生计看现代农业内涵的不确定性——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个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8 陈黎;从康德到巴尔特: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刘学;试论象征主义的新语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可;;女性与福建民间信仰——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3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江耘;;香港电视新闻之特点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吴培秀;;人体包装设计应以“道德意识一般”为参照[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7 赵克;;论“划界”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四化;葛宇宁;;从对集合论悖论的剖析看制约逻辑的客体性[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洪;;法律逻辑的基本问题[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3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金芝;职教师资培训中双元制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帅建英;张家口市儿童音乐辅导班教育状况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建秋;“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的设计艺术体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妮;论伊瑟尔的阅读理论及其深化[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2 张百顺;;新的世界性民族大融合——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选择[J];创新;2007年03期

3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4 陈静,刘萍;“走进”与“走出”的境遇——全球化趋势下的黑衣壮文化保护与开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丁来先;;美学生态人与新浪漫精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贺晓武;;文学虚构的人类学根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陈晓明;直接现实主义:广西三剑客的崛起[J];南方文坛;1998年02期

8 彭兆荣;族性的认同与音乐的发生[J];中国音乐学;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腕云集 名角献艺——200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精彩纷呈[J];歌海;2003年06期

2 黄一峰;;用民歌诠释一座城市[J];今日南国;2007年19期

3 吴晓山;;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发展分析 花与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J];旅游时代;2007年11期

4 ;《宝藏》杂志南宁通联站简介[J];宝藏;2010年02期

5 梁柰;郑星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高师音乐教学的影响与启示[J];歌海;2007年06期

6 樊孝斌;姚晓强;;欢聚一堂[J];歌海;2004年01期

7 牙韩彰;周家志;黄吉遇;朱金莉;;盛世和韵[J];当代广西;2006年22期

8 王薇;;民歌审美价值视阈中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J];艺术探索;2008年03期

9 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陈春莉,强东红;民歌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光媛;;浅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文化建设[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吉莉;;新形势下的广西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若干问题之我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200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向我们走来[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实习生 白莹 记者 蒋林;壮乡山歌溢满坡[N];广西日报;2005年

3 记者 秦雯;“大地飞歌”唱响世界[N];广西日报;2005年

4 ;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赵忱;一个节日和一座城市的传奇机缘[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曾永联;绿城无处不飞歌 异国情调乐世人[N];广西日报;2007年

7 记者 罗昌爱;’2000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N];人民日报;2000年

8 慕渝;大地飞歌:南宁民歌艺术节高唱民歌新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运涛 张文德 见习记者 黄祖华;南宁民歌节唱进400亿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唐国武;南宁卷烟厂再次成为国际交流参观地[N];经理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雷文彪;论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陆颖;论民歌艺术的当代发展及其文化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司同;生命之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盐见贵彦;日本水墨画的存在与思想—对元画精神的再认识[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青华;留一曲情深不绝绕梁音[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慧;论现代陶艺创作中“过程”的审美特征[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7 赵炜;从接受美学看《魔戒》带给读者的多重审美经验[D];西北大学;2011年

8 许果;分裂的地方性审美经验在仪式中的融合[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59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59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