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现代民族合奏乐中的音色意识

发布时间:2018-10-23 18:11
【摘要】:正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重音色的审美观念。受其影响,在合奏曲中不太强调乐队音色的融合和统一,而是追求音色多样化和个性化。唐朴林先生在《中国乐器组合录》中列举了古代千余种乐队的组合,其中
[Abstract]:In ancient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hilosophy of "harmony of nature and man", the aesthetic concept of stress color was formed. Under its influence, the ensemble does not emphasize the integr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band timbre, but pursues the diversity and individuation of timbre. In the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Compendium, Mr. Tang Pu-lin lists the composition of more than a thousand ancient bands, among which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松龄;关于我国古代民族的形成问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李缵绪;;学习列宁两种文化学说的一点认识[J];华夏人文地理;1980年03期

3 杨祖希;;我国历史上古国和古族的表述问题[J];学术月刊;1980年03期

4 葛公尚;;试论中世纪欧洲各民族的形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葛公尚;;非洲各民族的今天和昨天[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6 范宏贵;;古人对民族的识别[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7 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有普遍性的特征[J];求是学刊;1982年02期

8 魏治臻;;民族译名杂感[J];辞书研究;1982年02期

9 Д·Е·叶列麦耶夫;贾东海;;列宁的“两个民族”的论点对分析东方文化史的意义[J];世界民族;1982年02期

10 林地;;也谈民族学的对象[J];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道生;;浅谈怒江近现代民族史料研究的时代效应[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张天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过去、现状和发展趋势[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3 谢重光;;客家文化中的闽越文化因子[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贾二强;;论唐代的华山信仰[A];山岳与象征——2001山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谢重光;;客家文化中的闽越文化因子[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从体制环境看投资环境[N];云南日报;2000年

2 记者 江涛;人文社会科学要站在时代的最前列[N];人民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刘玉琴;浓墨重彩写辉煌[N];人民日报;2001年

4 王娜梅 余杰;西藏形成现代民族教育体系[N];人民日报;2001年

5 记者 张程伟;第五届中国国际乐器展昨日开幕[N];消费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梁金安 马学文 特约通讯员 马凤霞;努力培育和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张洪超;乐坛鬼才——卞留念[N];中华新闻报;2001年

8 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别具特色的创举[N];中国民族报;2002年

9 陈永国 (美)霍米·巴巴;弱势化:一种新的全球化[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昝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慎言民族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刚;冷战后的泛突厥主义和“东突”恐怖主义[D];外交学院;2002年

2 叶珉;复兴,还是衰亡?[D];外交学院;2002年

3 戴钢;欧元启动后的欧洲证券市场[D];厦门大学;2002年

4 丁英超;我国专业艺术院校民族器乐课程设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朱懿;中、日现代民族风格平面设计[D];东华大学;2005年

6 胡东冶;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兴业;对盎格鲁—撒克逊人播迁不列颠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郝雪鹏;艺术与商业的互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能武;后民族结构与世界公民社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郁勤;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90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290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