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

发布时间:2018-10-24 20:22
【摘要】: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与劳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广泛的口头传唱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情景及风土人情的再现,是集体创作的音乐作品,是表达一个民族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白族民歌内在的韵律和自身特点,以质朴、自然、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了白族人民的生活面貌,白族民歌是了解白族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Abstract]:Folk songs are formed and developed by people in social life and labor production practice through long-term and extensive oral singing. It is the reproduction of a nation's production, labor and life scene, local customs and customs. It is a collective musical work and an artistic form to express a nation's thoughts, feelings, will and wishes. The inherent rhyth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ai folk songs show the life of Bai people with simple, natural and strong local flavor. Bai folk songs are an encyclopedia to understand the life of Bai people.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国才;白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唐松涛;独具特色的白族民歌[J];中国音乐教育;200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蔚;林燕钦;;莆仙戏生存现状刍议[J];大舞台;2010年03期

2 蒋生彬;;论民族民间音乐的采集、继承与创新[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3 陈文革;;在纵横中体现互渗 在融通中实现转型——王耀华民族音乐学学术思想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燕;;湘西苗族民歌音乐风格分析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3期

5 张应华;;石阡民间木偶戏常用唱腔音乐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3期

6 陈乾英;;地方高校音乐公共教学中引入地方民间音乐的实践与研究[J];北方音乐;2011年11期

7 闵冬梅;;舟曲藏族传统音乐文化现状调查[J];中国藏学;2011年04期

8 高珍辉;;云南剑川白族本主崇拜中的多元文化融合浅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9 谢传红;赵凌;;水族古歌音调与水语发音关系探微[J];歌海;2012年02期

10 薛莲;;传承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苍南职业高中民族音乐教学调查研究[J];北方音乐;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晓平;;论紫阳民歌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分析[A];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江净帆;空间中的社会教化[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莎莎;鲁克沁镇吐鲁番木卡姆传承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温燕;陕北道情的音乐考察与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媛媛;河北遵化马坊岭村吴家古曲的调查与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娟;侗族大歌艺术风格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6 张东晓;当代阮乐艺术普及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小刚;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现状的三种模式及其社会心理背景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远慧;湘西保靖县苗族、土家族民歌族性特征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叶蓁;刘天华二胡教学活动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国栋;;任何民歌都是生态性的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2 ;《陪郎》(河南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3 ;《哩哩》(普米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4 ;王永茂《翻一道山来跨一道梁》[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5 ;《农夫打兔》(达斡尔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6 ;《古丽碧塔》(塔吉克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7 ;《凤凰歌》(畲族双音)[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8 ;《邀约情人调》(怒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9 ;河南民歌 伞的思辨 “伞”字的渊源[J];青年与社会;2011年02期

10 ;《百花开》(佤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孟辑;;精心打造具有舟山海洋文化特色的景区游乐精品[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2 高日阳;;岭南中医药地域文化特色的探讨[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张钰;;论英汉互译中文化特色与文化障碍的异化处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方蕴华;;从《史记》看秦汉时期汉中的历史地理特点及文化特色[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5 张力;;立足孔子圣人文化特色 实现山东文化产业发展[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冬松;;居巢民歌发展之我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徐家桢;;当涂民歌改编问题之拙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马峗;;民歌民舞:塑造动感乡村[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张翔;;郫县民歌——汉民族中盛开的一朵奇葩[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姚福祥;;试论水族民歌的形式和韵律[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辛向东 通讯员 刘,

本文编号:2292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292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