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动生气韵的提出

发布时间:2018-10-25 09: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动生气韵"的哲学基础及其特征和属性的阐述,认为声音的波动状态是人类对声音美感形成的最理想的韵味形式。歌唱是"动生气韵"的重要载体,其特点是音、声在动态中产生的余韵、余味、余意,即"动中求韵,动中生意"。
[Abstract]:By expounding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ibutes of "moving vital rhyme",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fluctuating state of sound is the most ideal form of charm formed by human beings for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sound. Singing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dynamic rhym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ound, the aftertaste and the aftertaste produced by the sound in the dynamic process, that is, "seeking the rhyme in the movement and doing business in the movement".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琴曲《阳关三叠》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泽鸿;;方东美与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之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叶键;;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的点与线——由旋律构成的基本形态论其“线条美”及技巧表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罗筠筠;;写实 传神 妙悟——宗白华先生治学三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葛永波;;宗白华美学的文化理想及其哲学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赵学存;;宗白华关于中西美感发生论的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宋金亮;;从《世说新语》中再说德行与个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姜涛;;解剖室中的人格想象:对郭沫若早期诗人形象的扩展性考察(初稿)[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唐圣;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颜炼军;象征的漂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权娥麟;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f替,

本文编号:2293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293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