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主体性艺术特征浅析

发布时间:2018-10-26 18:54
【摘要】: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主体性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奋发向上且不乏活泼气息的主题构思;充满推动力的调式、调性设计;乐曲中扣人心弦的和声织体、效果音乐创作;独特新颖的音乐结构布局设计。贝多芬作为一个为自由而战的精神化身,他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都令人感受到伟大、雄浑和抗争的精神力量,并将人从美的境界带入崇高的境界。
[Abstract]:The main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first movement of Beethoven's eighth Piano Sonata (Pathetique) a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progressive and lively theme design full of driving force mode and tone design; In the music, the chord texture, the effect music creation; the unique novel music structure layout design. Beethoven is a spiritual incarnation who fights for freedom. Every note and every phrase of Beethoven makes one feel the spiritual power of greatness, strength and struggle, and brings people from the realm of beauty to the lofty realm.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道先,侯曙芳;简论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王乐琼;;现代设计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喻樱;;高尚的人格、圣洁的心灵——交际花薇奥列塔性格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李秀岩;郭振宇;;通俗音乐文化审美气质的变异与本真回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符周利;;论西方宗教对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8 华文健;;论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交响曲的贡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王晶一;;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咏叹调《我心花怒放》演唱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付海菊;包永江;;由画入化——中西绘画背后的文化差异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倩;;苏新宏“新生态”艺术的价值[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杨娅萍;;有容乃大——试论新时期美术教师前进的方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沈心敏;王之栎;刘雨川;;试议摩擦学的美[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6 袁恩培;张磊;;论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视觉传达[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璋;段嵘峰;刘晗;;在地学科普中探索“地学艺术”之路[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年

8 董焱;;以舞蹈关注生命健康——中国当代健身舞蹈的价值体系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4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路平;蔡龙云武学思想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李三强;“变相”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江保锋;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木子;装饰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震;袁运甫艺术综述[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永荣;林泉之心 缘情写意[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满春;;贝多芬作品57号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一乐章演奏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1期

2 张艺迪;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浅析[J];天中学刊;2000年S1期

3 黄海昌;古典与浪漫的音响呈现——贝多芬五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唐碧蓉;贝多芬《田园奏鸣曲》赏析[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李亦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结构初探——作品Op.31 No.1[J];大舞台;2011年01期

6 罗耀真;霜叶红于二月花——听布伦德尔录制的第四版贝多芬《槌子键琴奏鸣曲》CD唱片[J];视听技术;1997年03期

7 唐艺;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分期风格特征[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崔静媛,潘一飞;奥地利钢琴家巴杜拉-斯科达讲学札记——关于贝多芬与舒伯特的作品53号钢琴奏鸣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9 裴丽;;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刘佳;;浅析贝多芬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J];艺术教育;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芳;;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美学意义[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黄伊娜;;乐圣贝多芬钢琴才能的启示——对中国当前钢琴教学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谢滨妃;;从巴洛克时期到后期浪漫派的作品看调性语言的发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董馨;;音乐健康疗法[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5 孙佳;;我借版贸做品牌[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6辑[C];2003年

6 关秋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下一代[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白桦;;文学与人生——讲不完的故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8 匡玲;;创新 联系 提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纪孔凯;;浅谈高中音乐欣赏中的“交响思维”[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立;穆特与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N];音乐周报;2001年

2 周皓;陈萨:自信造就的音乐感染力[N];音乐周报;2010年

3 巫育辛;拜谒贝多芬故居[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瓦格纳中国协会秘书长 音乐评论家 刘雪枫;最后的贝多芬[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刘雪枫;心灵风暴与神圣的安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伊君;诗意与失意[N];音乐周报;2003年

7 ;贝多芬晚期的艺术境界[N];文汇报;2007年

8 编译 风来疏竹;贝多芬死于梅毒还是铅中毒?[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卞祖善;简洁质朴 生动活泼[N];音乐周报;2004年

10 施邑屏;世界首枚贝多芬邮票[N];中国集邮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洪;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孙欣;克利姆特绘画的心理因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于青;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风格与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9 黄君;莫扎特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曹莹;傅雷文艺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把姝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痛苦与欢乐[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2 张毅;克列门蒂《名手之道》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武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4 王笑容;肖邦第三谐谑曲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欧阳鹏婷;两颗恒星的交汇[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英雄性”情感特征表现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政;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振华;论贝多芬爱情题材艺术歌曲及演唱[D];河南大学;2009年

9 张炫;从贝多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看其风格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董方;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9的研究与演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96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296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