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冼星海在武汉

发布时间:2018-12-13 15:00
【摘要】:1937-1938年冼星海在武汉进行音乐活动。虽然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却是作曲家人生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他曾先后组织了数十个抗日救亡歌咏团体,领导、组织并参与了几乎所有的歌咏游行和歌咏大会,举办了个人作品歌咏大会,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为中国抗战音乐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复杂的环境使他认识到中国新音乐的出路,因而最终决定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始了音乐创作的新巅峰。冼星海在武汉的音乐活动、创作和音乐思想,对武汉抗战音乐活动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Abstract]:Xian Xinghai performed musical activities in Wuhan from 1937 to 1938. Less than a year later, it was one of the most glorious periods in the composer's life. He has organized dozens of anti-Japanese and anti-Japanese singing groups, led, organized and participated in almost all singing processions and singing conventions, held a personal work singing convention, and wrote more than 100 song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ti-Japanese music movement. The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made him realize the outlet of Chinese new music, so he finally decided to go to Yan'an, the revolutionary shrine, and began the new peak of music creation. Xian Xinghai's musical activities, creation and musical thoughts in Wuhan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Wuhan's anti-Japanese music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09.2;K825.7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道琳;从“民间”来到民间去——冼星海抗战歌曲创作解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莉,田可文;“国共合作”中的武汉抗战音乐活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李莉;五声性旋律与功能和声的交融——以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二乐章为例[J];齐鲁艺苑;2005年02期

4 杨奎松;蒋介石从“三二○”到“四一二”的心路历程(续)[J];史学月刊;2002年07期

5 廖华,童小燕;建立冼星海资料库之我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黄华文;七七事变前后抗日救亡运动特点之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2 咸立强;创造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晓行;美的孕育与绽放[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余文博;“新音乐运动”之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3 龚斌;歌曲《黄河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武丽娜;抗日战争时期音乐在我军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周津菁;政治权力与话剧活动[D];西南大学;2008年

6 朱法娟;20世纪30年代的北方左翼文化运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明善;抗战时期郭沫若在武汉活动纪略——沫若自传《洪波曲》补遗[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严恩萱;试谈郭沫若的对联创作[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3 武杰华;忆星海[J];人民音乐;1980年11期

4 里程;电台广播音乐故事节目《人民音乐家冼星海》[J];人民音乐;1980年11期

5 黄建中;聂耳、星海学会在汉成立[J];人民音乐;1980年12期

6 巩志伟;;关于电影音乐的民族风格及其它[J];电影艺术;1980年07期

7 肖戈;赖礼庠;;冼星海在巴黎[J];音乐爱好者;1980年01期

8 周沈;;黎明前的青年歌声——忆上海新音合唱团[J];音乐爱好者;1980年02期

9 雷维模;;星海轶事[J];音乐世界;1980年03期

10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文艺大事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傅明皙;;抗战的号角 历史的瑰宝[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孙陆;任学军;李晓齐;;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崩溃原因探析[A];风卷红旗过大江——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徐锦华;;发挥社会音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黄健民;;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素质[A];福建省首届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同生;;出入波涛里——抗战回忆录之一[A];戎马书生——陈同生纪念文集[C];2001年

6 徐立恩;;评沈葆桢“开山抚番”政策[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姜继永;;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歌手——读严阵长篇抒情诗《含苞的太阳》[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8 刘烽;;延安时期的歌声[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袁新荣;;音乐审美心理活动浅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艳琼;星海音乐厅两岁了[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崔冠星;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三次接轨[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肖克;《黄河大合唱》轰动澳门[N];光明日报;2000年

4 马志良;弘扬民族精神的《黄河大合唱》[N];解放军报;2000年

5 记者 张静宇;胡锦涛继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N];人民日报;2000年

6 光明日报记者 汪嘉波 本报记者 张静宇 孙勇军;星海英名不朽 中哈友谊长存[N];人民日报;2000年

7 张雨生;文化与快餐[N];人民日报;2000年

8 记者 李新民;河北栾城兴建苏轼纪念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记者 张言 陈启民;中哈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10 “乌鲁木齐” 胡新辉;黄河涛声[N];新疆日报(汉);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晶;试论冼星海复调创作的民族性[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76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376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