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海峡两岸文化的纽带——鲍元恺《台湾音画》的艺术技巧
[Abstract]:First, the background, the creation proc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Taiwan Sound painting" in 1990. After Bao Yuan-kai 's work "Yanhuang style-24 Chinese Han folk songs theme" premiered, In 1994, invited by Chen Cheng-hsiung, head of the Taiwan Province Symphony Orchestra, to attend a composer seminar hosted by the Taiwan Provincial Symphony Orchestra and to publish the Music Manifesto "my Trans-Century Project-Chinese style", Chen Cheng-hsiung immediately suggested tha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祖善;;建设“中华乐派”任重道远——写在金湘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之后[J];人民音乐;2010年04期
2 刘晓飞;;艺术物质材料·风格·技巧[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任海杰;暖人的挪威之音[J];音乐爱好者;2005年04期
4 景作人;;春天的绿色绽放 第一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音乐会有感[J];音乐爱好者;2008年09期
5 于庆新;;紧扣时代脉搏 繁荣交响乐创作——交响乐创作座谈会综述[J];人民音乐;2006年01期
6 孙小贞;;浅析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J];船山学刊;2007年02期
7 柴璐;;让生命嵌入历史[J];散文(海外版);2010年02期
8 ;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卓明理[J];北方音乐;2011年05期
9 田珏;韩恒煜;;第四讲 清代台湾(一)[J];历史教学问题;1989年01期
10 汪毅夫;城郭已非华表在斯文不坠一脉延——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维护中华文化的斗争事迹[J];台声;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思敏;;复调共同课教学笔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林华;;复调感的获得[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邹宜宁;孙瑜;;关于音乐听觉训练中的和弦听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吴式锴;;有关和声专业课教学根基的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赵书刚;;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台湾同胞的祖国情结[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建兴;王洁丽;薛玲;;电视精品: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从2003年春节综艺晚会后期制作谈起[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10 庄明水;黄雅丽;;闽南与台湾教育的历史渊源[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馥如 编译;作曲家自制乐谱悄悄登场[N];音乐周报;2008年
2 于烈;交响合唱《长江》受好评[N];文艺报;2008年
3 景作人;黄河之魂的交响[N];音乐周报;2008年
4 邢晓芳;中国元素“新鲜”再现[N];文汇报;2008年
5 景作人;青岛交响乐团三年而立[N];音乐周报;2008年
6 沐溪;在自己独特的视角坚守和关注专业音乐创作[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晓捷;也许只要再多一点点投入[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紫茵;河南作曲家震动北京[N];音乐周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黄恩智;“流行音乐的前景很可观”[N];辽宁日报;2000年
10 李巧艺 编译;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列[N];音乐周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檀革胜;武满彻晚期乐队作品的音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雷兴明;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3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8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晓风;《红楼梦》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美群;鲍元恺《台湾音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尚洪刚;一位用交响乐思考历史的音乐家—王西麟和他的交响乐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龚华华;积墨·破墨·泼墨[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4 贾俊萍;论王建中钢琴改编曲《云南民歌五首》[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静;施万春新时期管弦乐队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莎;石夫《第二新疆组曲》技法形态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芳;传统声乐在交响新著的创新运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李佳;威廉·史迈尔《春之祭》作品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罗桂保;论《洛丽塔》的艺术技巧[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赵芸滕;舒曼《降E大调钢琴五重奏》第一乐章探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22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42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