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合唱排练中各声部的训练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2:09

  本文关键词:合唱排练中各声部的训练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我国合唱事业在世界艺术发展的浪潮中,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艺术工作者们百年间的不懈努力,我国合唱史上已经涌现出了琳琅满目的合唱作品。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就客观地要求了艺术的创作层次、表演水平不断地提升,以满足人们审美意识发展的需要。 合唱各声部统一、均衡的演唱,是合唱队取得最佳表现的基本保证。这就要求合唱队针对自身的不足,有计划地进行正确而有效的训练。合唱的训练必须从各声部的发声开始,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多层次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除了采用传统的独唱连声模式,即通过练声曲练声、单声部的音阶模唱之外,还应高度重视各声部之间的和谐、均衡配合,注重合唱在节奏、音准、音色、发声训练等方面的规律、特点与独唱等声乐形式的差异,各声部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表现出极富生动变化的演唱效果。良好的音准、节奏、理想的音色变化,丰富的音响层次,是合唱训练的技术目标。在合唱训练中,各声部的音准、节奏、声音等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导致整体演唱效果的失败。因此,音色融合、母音变化、和声结构、排列方法、复调织体等诸多因素的平衡处理,对合唱队的各声部而言十分必要。 合唱艺术发展普及的程度、深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进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合唱表演、比赛项目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于合唱艺术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合唱艺术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参与人数、阶层日渐繁多,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通过合唱的表演协作,不仅感受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愉悦了身心,还增强了成员间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民众的全面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进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通过对合唱排练中各声部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笔者从各声部基本的节奏,音准,音色,声音等细节着手,论述了合唱中各声部统一协作的重要性,描述了演唱者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必要性,最终通过这些论述,使读者清晰地认识到合唱排练的重要性,以及各声部如何排练出更多符合自身特点的艺术佳作。
【关键词】:合唱 声部 训练手段 二度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引言7-8
  • 第一章 合唱研究概述8-12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9
  • 一、理论意义8
  • 二、现实意义8-9
  • 第二节 合唱事业发展的现状9-12
  •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9-10
  •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10-12
  • 第二章 合唱排练中的具体问题12-17
  • 第一节 合唱排练的一些前期准备活动12-13
  • 一、合唱队的种类12
  • 二、合唱声部的划分12-13
  • 第二节 合唱排练中容易产生的问题13-17
  • 一、合唱排练中各声部声音、音准的问题13-14
  • 二、合唱排练中各声部节奏的问题14-15
  • 三、合唱排练中各声部和谐、统一的问题15-17
  • 第三章 合唱排练中各声部的训练手段17-22
  • 第一节 合唱排练中各声部在音域、音色、音量上的差别17-18
  • 第二节 合唱排练中各声部在声音、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具体训练方法18-22
  • 一、声音训练18-19
  • 二、节奏训练19
  • 三、和声训练19-22
  • 第四章 合唱排练中各声部训练方法个案研究分析22-28
  • 第一节 各声部在合唱作品中的表现22-26
  • 一、结合谱例分析各声部的训练情况22-25
  • 二、各声部在和声曲式方面的表现25-26
  • 第二节 作品的二度创作26-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1
  • 后记3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虹;;论合唱艺术与群众性合唱排练[J];黄河之声;2013年1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紫晴;合唱演唱思维与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合唱排练中各声部的训练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9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7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