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对意大利美声唱法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7-03-22 21:11

  本文关键词: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对意大利美声唱法的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意大利美声唱法是歌剧的产物,美声唱法的发展与歌剧是分不开的。十八世纪阉人歌手的脱离歌词内容而炫耀花腔技巧的歌唱风格、使美声唱法的发展走向卖弄技巧而不重视音乐内容的形式主义。进入十九世纪,一些歌剧作曲家和演唱家的努力下,美声唱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十九世纪下半叶,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在继承意大利歌剧的丰富传统,把歌剧艺术推向了顶峰。他的音乐充满着戏剧性,注重刻画人物心理,反映深刻的社会现象。他个性鲜明的艺术创作风格,对歌剧演唱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威尔第的歌剧的剧情内容,声音就要求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富有男子气概的威力。为了求得丰满、明亮、具有洪大音量并能表现戏剧性高潮的高音,演唱者必须比前人的演唱混人更多的胸声。而且在演唱中为了使感情得到更为淋漓尽致的发挥,允许适当地运用滑音和颤音等演唱技巧。最重要的是威尔第始终坚持着音乐要为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进而为表现戏剧内容服务的艺术观点。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不仅给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术上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给美声唱法的演唱注入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内涵。 本文分三个部分:一、19世纪以前美声唱法及其发展概况。二、19世纪欧洲的声乐艺术发展及其对歌剧的影响。三、通过分析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探究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对意大利美声唱法的贡献。
【关键词】:美声唱法 威尔第歌剧 歌唱技术 艺术表现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6.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引言8-9
  • 一、19 世纪前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发展概述9-11
  • (一) 美声唱法的诞生9
  • (二) 美声唱法的演唱风格9-10
  • (三) 阉人歌手对美声唱法的影响10
  • (四) 美声唱法的基本技术要求10-11
  • 二、19 世纪的欧洲歌剧对声乐艺术发展的影响11-14
  • (一) 欧洲各国歌剧发展情况11
  • (二) 歌剧对声乐艺术的影响11-12
  • (三) 声乐演唱风格的演变12-14
  • 三、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对意大利美声唱法的贡献14-30
  • (一) 威尔第的生平概述14-15
  • (二)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15-16
  • 1. 第一创作时期15
  • 2. 第二创作时期15-16
  • 3. 第三创作时期16
  • (三) 威尔第歌剧对美声唱法的美学要求16-18
  • 1. 追求辉煌的音色16-17
  • 2. 树立英雄主义男声17
  • 3. 刻画浪漫而复杂的人物形象17
  • 4. 表现现实主义17-18
  • (四) 威尔第的歌剧对美声唱法的技术要求18-21
  • 1. 起音18
  • 2. 共鸣及音色18-19
  • 3. 滑音、颤音的运用19-21
  • 4. 歌唱的语言21
  • 5. 对于男声的“掩盖”唱法21
  • (五) 威尔第的歌剧对美声唱法的艺术表现的要求21-30
  • 1. 刻画现实人物21-22
  • 2. 表现戏剧矛盾22-24
  • 3. 歌唱技术与舞台表演要紧密结合24
  • 4. 丰富歌剧题材,使歌唱为剧情服务24-25
  • 5. 发展美声唱法的声音概念,,丰富声部及声音的表现力25-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后记33-34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3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剑;威尔第歌剧《西蒙·博卡涅格拉》两个男中音角色音乐形象与演唱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邓倩;花腔演唱艺术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晓婵;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形象塑造及其唱段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文博;论合唱在威尔第歌剧中的应用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国盛;威尔第歌剧男高音演唱特征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伟炜;歌剧《假面舞会》中雷纳托的形象分析及演唱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思佳;歌剧《阿依达》中两位“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诗卉;威尔第歌剧咏叹调花腔技法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对意大利美声唱法的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62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2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