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人转音乐在当代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学位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61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二人转音乐素材对当代歌曲创作的价值探析
第一节 二人转蕴含丰富的音乐素材资源
一、戏曲曲艺资源
二、民歌资源
三、音乐融合手段
第二节 二人转富有独特的民族地域音乐韵味
一、调式上的民族地域特性
二、唱腔上独特的戏曲腔
三、语言上的东北味
第三节 二人转具有与当代歌曲相近的音乐特点
一、唱腔音乐与歌曲的相近性
二、唱腔演唱与歌曲演唱的相似性
三、“说口”与当代说唱歌曲的相似性
第二章 二人转音乐与当代歌曲创作的双向互动与融合发展
第一节 二人转音乐与新民歌的编创(1949—1976)
一、“戏改”与二人转小调的整理与编创
二、二人转音乐与新民歌歌曲的创作
三、二人转音乐与“大跃进”群众歌曲创作风潮
第二节 二人转音乐与流行歌曲的碰撞(1976—2000)
一、二人转的繁荣与创新发展
二、二人转音乐与“戏歌”创作
三、二人转音乐与影视歌曲创作
四、二人转音乐与民族风歌曲创作
第三节 二人转音乐风格歌曲的流行(2000至今)
一、二人转韵味歌曲与东北农村电视剧影视歌曲的火爆
二、二人转音乐素材与网络歌曲的传播
三、关于“二人转热”的思考
第三章 运用二人转音乐元素编创歌曲技巧探析
第一节 二人转音乐特色片段与音乐语汇的运用
一、运用某一符合歌词发音的片段
二、运用二人转特有音乐语汇
第二节 二人转核心曲牌的结构和调式的运用
一、运用核心曲牌的结构特点
二、运用核心曲牌调式和旋法
第三节 二人转特色节奏的运用
一、运用二人转典型节奏型
二、运用民族化的锣鼓节奏
第四节 特色方音和衬字、衬腔的运用
一、运用东北特色方音
二、运用独特的衬字衬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云鹏;;传统二人转唱腔的现代模式[J];戏剧之家;2015年15期
2 于均谦;;二人转对外来曲牌精华的保留与共性的增强[J];戏剧之家;2015年10期
3 郝兵;;浅析二人转的发展及限制因素[J];才智;2014年10期
4 黄占海;;二人转唱腔的形成[J];北方音乐;2013年05期
5 金佳蕊;;丰富多彩的二人转表演形式[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年04期
6 郑秋芳;;东北民歌二人转地域音乐特色研究[J];音乐创作;2013年04期
7 回宝琨;果崇英;;当前二人转演唱艺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界;2012年12期
8 甘玉梅;;浅谈中国民歌元素与通俗歌曲的有效结合[J];音乐时空;2012年10期
9 侯琳琦;刘晓勇;;国内网络歌曲创作特点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王喜祥;;浅谈二人转的唱腔音乐[J];剧作家;201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瑞庆;;好歌流行靠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苗苗;二人转唱腔形态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2 李鑫宇;当代二人转审美特征与流变[D];吉林大学;2013年
3 郑惠方;东北二人转的文化人类学解读[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塔贵民;探究郭颂东北民歌的改编创作与演唱艺术[D];吉林大学;2013年
5 张静雅;论东北地方戏[D];吉林大学;2013年
6 吴芳琴;尚德义三首划时代艺术歌曲演唱特征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7 任佳颖;二人转艺术的审美特征[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金航;黑土地的歌声[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芸芸;文化视角下的东北二人转唱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宛冬;东北“二人转”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1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83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