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家》的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2 13:45
艺术歌曲是我国音乐体裁中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在音乐表现上较其他体裁更具备表现力与感染力,同时也更具有艺术性。笔者通过网络渠道在各种文献中查找陆在易众多艺术歌曲作品,却始终未能找到有关于作品《家》的专门文献资料,笔者认为此作品对于陆在易的“忧患诗人”创作时期具有代表意义,作品旋律扣人心弦,不仅如此,此作品对中声部而言还具有较大难度。本文主要分析艺术歌曲《家》的演唱,从艺术歌曲的论述、对作品的概述(其中包括词、曲作者的简介)、作品的谱面分析(曲式、歌词)、作品的演唱分析几方面。通过本文的写作,让笔者不仅对此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更能在将来的演唱与二度创作中更好的把握作品。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616.2
【部分图文】:
如图 4.1:作品 6、7 小节中出现的三个“家”,其中 6 小节两次,7 小节一次,在此处笔者认为应该有一个较深的换气,一方面从呼吸上表达深沉低落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在语气方面做出强调,突出强调“家”这个字。8 至 9 小节在情绪上要延续前两小节,但在力度上有所改变,要做由强至弱的控制,为接下来
在演唱到作品第一处高潮部分时 16 至 19 小节,如图 4.2 所示,前文 14、小节在钢琴伴奏上有大幅度的推动,这是一个情绪的爆发,所以在 16 小节之前调整呼吸与情绪,在这个地方做一个情感的爆发,气息要注意不能脱离一个较位置的保持,要在深位置处做强,每个字在统一位置连贯,注意附点在演唱时表达。同时注意在这四个小节完成之后不要泄气,因为紧接着是同样的一个情
尾声处 52—57 小节以哼唱结束全曲,如图 4.4,这在旋律上回归了 1.2 小的情绪,在一系列的激烈思绪之后回归到对“家”美好的回忆中,在演唱时要意情感在旋律中的延续,声断情不断。4.3.2 对“小家”——故乡的思恋这是一首充满着深深“乡愁”的作品,刻画了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土的深切思恋,充满着惆怅和无奈,作品从对“小家”的思恋再到对“大家”无限眷恋都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怀念。从旋律的开始就要注意将自己放入到个角色中,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会是以什么样的情绪来思念故乡,在演唱时要意不要起音太重,也不能因为想要表达惆怅而唱得有气无力,而是应该表达出重的情感。作品情感丰富,旋律缓慢低沉,在演唱时,要抓住歌曲当中作者想表达的中心含义来演唱,抓住重点字句,“家”是作品中出现得最多的字,所在演唱时要注意强调情绪;在演唱到作品高潮部分时,一定要将游子强烈的思之情一并爆发出来,笔者认为,在表达情感是一定要真情流露,高潮部分时不定需要一板一眼的演唱,甚至可以是情感的宣泄与迸发。第二段是第一段情感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1676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616.2
【部分图文】:
如图 4.1:作品 6、7 小节中出现的三个“家”,其中 6 小节两次,7 小节一次,在此处笔者认为应该有一个较深的换气,一方面从呼吸上表达深沉低落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在语气方面做出强调,突出强调“家”这个字。8 至 9 小节在情绪上要延续前两小节,但在力度上有所改变,要做由强至弱的控制,为接下来
在演唱到作品第一处高潮部分时 16 至 19 小节,如图 4.2 所示,前文 14、小节在钢琴伴奏上有大幅度的推动,这是一个情绪的爆发,所以在 16 小节之前调整呼吸与情绪,在这个地方做一个情感的爆发,气息要注意不能脱离一个较位置的保持,要在深位置处做强,每个字在统一位置连贯,注意附点在演唱时表达。同时注意在这四个小节完成之后不要泄气,因为紧接着是同样的一个情
尾声处 52—57 小节以哼唱结束全曲,如图 4.4,这在旋律上回归了 1.2 小的情绪,在一系列的激烈思绪之后回归到对“家”美好的回忆中,在演唱时要意情感在旋律中的延续,声断情不断。4.3.2 对“小家”——故乡的思恋这是一首充满着深深“乡愁”的作品,刻画了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土的深切思恋,充满着惆怅和无奈,作品从对“小家”的思恋再到对“大家”无限眷恋都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怀念。从旋律的开始就要注意将自己放入到个角色中,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会是以什么样的情绪来思念故乡,在演唱时要意不要起音太重,也不能因为想要表达惆怅而唱得有气无力,而是应该表达出重的情感。作品情感丰富,旋律缓慢低沉,在演唱时,要抓住歌曲当中作者想表达的中心含义来演唱,抓住重点字句,“家”是作品中出现得最多的字,所在演唱时要注意强调情绪;在演唱到作品高潮部分时,一定要将游子强烈的思之情一并爆发出来,笔者认为,在表达情感是一定要真情流露,高潮部分时不定需要一板一眼的演唱,甚至可以是情感的宣泄与迸发。第二段是第一段情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J];人民音乐;2004年11期
2 黄腾鹏;关于艺术歌曲及其在中国传播的美学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刘文金;艺术境界中的品位——《大漠之夜》和《桥、家、盼》赏析[J];人民音乐;200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琴琴;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1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85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