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表现形式的美学价值
发布时间:2020-10-24 00:21
认识的问题不仅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代表着人类精神生活的艺术问题的研究中也同样是自始至终的核心问题。其中包括认识的角度问题、认识本身的问题乃至认识的对象问题。本论文以音乐艺术的形式及表现问题展开有关认识的方法及有关问题的研究从而期望在音乐的形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上有所收获。
【学位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60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音乐形式意味着什么
第一节 音乐形式——音乐创造的载体
一、创造的初始形式——意象
(一) 意象的显现
(二) 音乐形式与真实性
二、音乐形式的呈现——音乐本体
(一) 音乐形式与音乐本体
(二) 音乐本体的形式
(三) 音乐本体的内容
(四)形式的内容与内容的形式
三、音乐形式的客观状态
(一) 意识存在是音乐形式的初始状态
(二) 记谱法是音乐形式化的载体
(三) 基于乐谱的演奏形式化
四、音乐形式的特征
(一) 音乐形式的形成及特征
(二) 音乐形式可以虚实转化
第二节 音乐形式的构成要素
一、从微观角度来分析
(一) 音高
(二) 音色
(三) 音值
(四) 节奏
(五) 强弱记号
(六) 速度记号
(七) 表情记号
二、从宏观角度来分析
(一) 和声
(二) 曲式
(三) 复调
(四)配器
第三节 音乐形式的含义与意味
一、音乐形式是一种符号的创造
(一) 在视听范畴之外的音乐形式——联想
(二) 音乐形式与伴随主观意识的情感因素的交融
二、音乐形式的内在含义
(一) 音乐形式中的内容
(二) 形式及其含义
(三) 音乐形式如何构造自身
三、音乐现象之外的形式意味
(一) 形式意味的构成要素
(二) 音乐——一种意味的形式
第四节 音乐形式的美与美感属性
一、对音乐形式的美感属性的认知
二、对音乐形式的美的认同标准
第五节 音乐形式呈现秩序与逻辑
一、音乐形式遵循音乐的内在逻辑
二、逻辑与秩序造就音乐形式的独特美感
第二章 音乐表现是音乐形式创造的终极目标
第一节 完善的音乐形式构建完美的音乐表现
一、音乐形式具有表现力
(一) 音乐形式与艺术表现
(二) 音乐的形式化得益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完美表现
二、影响音乐形式表现力的基本因素
(一) 发声体的材料和构造
(二) 音响呈现的客观环境因素——场合和审美主体
(三) 表演者
第二节 抒情与描绘是音乐表现的“母题”
一、音乐表现形式的主要特征
(一) 音响形式与感官者的关系
(二) 与音乐形式的本质属性相关的主体创造
二、抒情和描绘是音乐的两种重要表现方式
(一) 音乐表现形式之抒情
(二) 音乐形式形象化的表现方式——描绘
第三节 情感——音乐表现的标志
一、音乐表现中的情感构成
(一) 音乐可以成为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 主体情感的给予过程
(三) 情感的升华
二、音乐表现形式的价值归于情感
(一) 情感渗透着人的主观经验
第四节 音乐风格——体现音乐形式与音乐表现的双重价值
一、音乐风格——价值的体现
(一) 风格无处不在
(二) 地域文化
(三) 历史进程
(四) 人的因素
第三章 音乐表现形式的美学价值体现音乐创造的规律与逻辑
第一节 音乐价值从创造中来
一、天才的创造
二、游戏的本质
三、神秘的抽象
四、一种打开的方式
第二节 认识音乐现象的逻辑规律
一、无内容的开端
二、从无到有的相互限制
三、成全
四、灵魂是作为一切存在的见证者
第三节 认识的价值标准与“偏见”
一、认识的构架及意义
二、认识有无
三、对有无的认识的判断
四、认识的标准与“偏见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3747
【学位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60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音乐形式意味着什么
第一节 音乐形式——音乐创造的载体
一、创造的初始形式——意象
(一) 意象的显现
(二) 音乐形式与真实性
二、音乐形式的呈现——音乐本体
(一) 音乐形式与音乐本体
(二) 音乐本体的形式
(三) 音乐本体的内容
(四)形式的内容与内容的形式
三、音乐形式的客观状态
(一) 意识存在是音乐形式的初始状态
(二) 记谱法是音乐形式化的载体
(三) 基于乐谱的演奏形式化
四、音乐形式的特征
(一) 音乐形式的形成及特征
(二) 音乐形式可以虚实转化
第二节 音乐形式的构成要素
一、从微观角度来分析
(一) 音高
(二) 音色
(三) 音值
(四) 节奏
(五) 强弱记号
(六) 速度记号
(七) 表情记号
二、从宏观角度来分析
(一) 和声
(二) 曲式
(三) 复调
(四)配器
第三节 音乐形式的含义与意味
一、音乐形式是一种符号的创造
(一) 在视听范畴之外的音乐形式——联想
(二) 音乐形式与伴随主观意识的情感因素的交融
二、音乐形式的内在含义
(一) 音乐形式中的内容
(二) 形式及其含义
(三) 音乐形式如何构造自身
三、音乐现象之外的形式意味
(一) 形式意味的构成要素
(二) 音乐——一种意味的形式
第四节 音乐形式的美与美感属性
一、对音乐形式的美感属性的认知
二、对音乐形式的美的认同标准
第五节 音乐形式呈现秩序与逻辑
一、音乐形式遵循音乐的内在逻辑
二、逻辑与秩序造就音乐形式的独特美感
第二章 音乐表现是音乐形式创造的终极目标
第一节 完善的音乐形式构建完美的音乐表现
一、音乐形式具有表现力
(一) 音乐形式与艺术表现
(二) 音乐的形式化得益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完美表现
二、影响音乐形式表现力的基本因素
(一) 发声体的材料和构造
(二) 音响呈现的客观环境因素——场合和审美主体
(三) 表演者
第二节 抒情与描绘是音乐表现的“母题”
一、音乐表现形式的主要特征
(一) 音响形式与感官者的关系
(二) 与音乐形式的本质属性相关的主体创造
二、抒情和描绘是音乐的两种重要表现方式
(一) 音乐表现形式之抒情
(二) 音乐形式形象化的表现方式——描绘
第三节 情感——音乐表现的标志
一、音乐表现中的情感构成
(一) 音乐可以成为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 主体情感的给予过程
(三) 情感的升华
二、音乐表现形式的价值归于情感
(一) 情感渗透着人的主观经验
第四节 音乐风格——体现音乐形式与音乐表现的双重价值
一、音乐风格——价值的体现
(一) 风格无处不在
(二) 地域文化
(三) 历史进程
(四) 人的因素
第三章 音乐表现形式的美学价值体现音乐创造的规律与逻辑
第一节 音乐价值从创造中来
一、天才的创造
二、游戏的本质
三、神秘的抽象
四、一种打开的方式
第二节 认识音乐现象的逻辑规律
一、无内容的开端
二、从无到有的相互限制
三、成全
四、灵魂是作为一切存在的见证者
第三节 认识的价值标准与“偏见”
一、认识的构架及意义
二、认识有无
三、对有无的认识的判断
四、认识的标准与“偏见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长春;李明辉;;近代中国新音乐文化发展中的美学进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王璐;;理论的迷雾——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J];文艺研究;2015年07期
3 罗腾;;论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发展[J];音乐时空;2015年10期
4 占羚;陈思遥;蒋凌羽;;基于美学视域下关于音乐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5年07期
5 王萍;;从音乐美学的视角看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6 金松林;;罗兰·巴特的音乐美学观念[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7 帕特里克·麦克科瑞勒斯;王旭青;;新音乐分析中的音乐修辞与音乐姿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8 刘丹霓;杨燕迪;;激进者达尔豪斯——论达尔豪斯音乐史学研究的历史创新与当下生命[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吕钰秀;;图像中的音乐史料研究视角与方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许剑南;;踏出意念——肖邦踏板记号的深层意义解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拂晓;期待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蓓;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理论述评[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罗玉红;苏珊·朗格音乐美学思想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3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85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