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合一”在中国声乐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1-06 23:10
从大量的中国古代唱论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歌唱艺术是十分繁荣的。无论是徐大椿的《乐府传声》还是燕南芝庵的《唱论》,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的声乐作品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情感,这是其他音乐作品所不具备的情感和历史。本文从中国声乐作品之中的"心声合一"作出教学反思,期望能够寻求到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文章来源】:艺术科技. 2018,31(08)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1“心”与“声”的界定
2 声情并茂, 心声合一
2.1 气息与呼吸
2.2 对声音的控制
2.3 对情感的控制
3“心声合一”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字调带动声调
3.2 词义带动情感
3.3 具体案例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声乐演唱的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J]. 俞子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4(03)
[2]“音声相和”: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命题[J]. 范卫平. 中国音乐. 2014(03)
[3]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审美视角论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J]. 李峥嵘.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3(04)
本文编号:2961420
【文章来源】:艺术科技. 2018,31(08)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1“心”与“声”的界定
2 声情并茂, 心声合一
2.1 气息与呼吸
2.2 对声音的控制
2.3 对情感的控制
3“心声合一”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字调带动声调
3.2 词义带动情感
3.3 具体案例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声乐演唱的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J]. 俞子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4(03)
[2]“音声相和”: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命题[J]. 范卫平. 中国音乐. 2014(03)
[3]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审美视角论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J]. 李峥嵘.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3(04)
本文编号:2961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96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