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关于“唱在气息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20:03

  本文关键词:关于“唱在气息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唱在气息上”是传统意大利美声唱法中一项高规格的演唱技巧。早在十七、十八世纪就由处在“歌唱黄金时代”的卡奇尼、曼奇尼和托西等人提出。但是由于当时科学尚不发达,人们对于解剖学、物理学,对于发声和呼吸的生理机能等知识知之甚少,声乐教学仅限于做出一些经验主义的总结,很少能从科学理论上加以阐述,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唱在气息上”的理解渐渐有了偏差。这就造成了声乐教学中说法多样、概念含混的复杂局面,大大影响了我国声乐教学的进度和成功率。 针对这一状况,本文首先从史实性的角度出发,对“唱在气息上”的产生背景及其渊源进行了简要阐述。并运用生理学、解剖学、空气动力学等相关知识,深入剖析了十七、十八世纪传统意大利美声唱法中“唱在气息上”的理论实质,即:在喉外肌完全放松的的状态下,由“气息"通过喉腔,流经狭窄的声门时,产生空气动力学中的“贝诺利效应”,使声带被动吸靠在一起,振动发音。这也是“美声唱法”中“高效低耗原则”的本质所在。“唱在气息上”技巧的核心是气息冲击的力度与声带闭合状态之间的精确协作,从而产生“贝诺利效应”以减轻发声对声带构成的压力,,使声带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但是,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贝诺利效应”的产生并不是无条件的。所以,为了更加准确地做到“唱在气息上”,本文还深入的研究了歌唱发音中“贝诺利效应”产生的具体条件。通过对“唱在气息上”技巧的理性分析,笔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练习方法,即:无声练习、声门闭合与气流呼出协同联动的练习等,以便帮助声乐学者更快更好的掌握“唱在气息上”这一高规格的演唱技巧。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兼顾史实性和科学性,运用与歌唱发音相关的科学知识,深入剖析“唱在气息上”的理论实质,并由此提出了可行性的练习方法。笔者真切期望本人的努力能对当前的声乐理论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为切实提高当前的声乐教学水平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关键词】:“唱在气息上” 美声唱法 贝诺利效应 条件反射 训练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言8-10
  • 第一章 “唱在气息上”的产生渊源及其必要性10-15
  • 第一节 “唱在气息上”的产生渊源10-12
  • 第二节 剖析“唱在气息上”技巧实质的必要性12-15
  • 第二章 “唱在气息上”的理论实质15-39
  • 第一节 “唱在气息上”的生理学基础15-22
  • 一、呼吸器官的构造及其生理功能15-16
  • 二、发声器官的构造及其生理功能16-20
  • 三、共鸣器官的构造及其生理功能20-22
  • 第二节 “唱在气息上”的物理学基础——贝诺利效应22-39
  • 一、贝诺利效应及其在歌唱发声中的体现22-24
  • 二、歌唱发声中“贝诺利效应”的产生及应用24-39
  • 第三章 “唱在气息上”技巧的形成39-48
  • 第一节 “唱在气息上”技巧训练的心理学依据39-43
  • 一、音乐技能的特征39-40
  • 二、音乐技能的学习过程40-41
  • 三、条件反射及其在声乐技巧训练中的应用41-43
  • 第二节 实现“唱在气息上”的具体训练方法43-48
  • 一、无声练习43-45
  • 二、声门闭合与气息呼出协同联动的练习45-48
  • 结语48-50
  • 注释50-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立新;声带机能调节与歌唱换声原理[J];音乐研究;2003年01期

2 张清华,陈建国;论吉诺·贝基声乐理论的深层底蕴[J];音乐研究;2001年04期

3 姚青;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2000年02期

4 程宁敏;鼻腔共鸣与艺术性歌唱[J];中国音乐;2001年02期

5 许毓黎;发声训练中各要素的比例调节[J];中国音乐;1998年01期

6 韩勋国;试论想象在歌唱中的调控作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关于“唱在气息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15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