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音乐社交:大陆城市民谣的叙事、传播及情感建构

发布时间:2022-02-19 18:51
  民谣这种音乐形式作为社会结构心理的表征之一,背后蕴含着城市青年人的心理状态。在“城市民谣”时期,民谣作品表达了城市青年的情感诉求,城市青年对民谣作品也进行了接受与反馈,在这种互动当中体现了城市青年的情感结构。本研究选取十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民谣的歌词,以及用户评论中前100个热门评论内容当作文本,使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出城市民谣歌词文本的话语框架;然后归纳用户评论文本的话语框架,并从中探析城市青年的情感结构是什么,是否映射了当下城市青年的生存现状。笔者也对十位热爱民谣的城市青年进行了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对文本材料进行补充。本研究从“城市民谣产生的社会语境”、“城市民谣的叙事与话语框架”、“城市青年对于城市民谣的’再生产’与消费”以及“城市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四个部分来研究城市民谣的城市青年听众群体,重点关注城市青年群体的“文本再生产”和“身份认同”。本文从研究表明:第一,城市青年在对城市民谣的“文本再生产”过程中塑造了集体情感:在城市民谣里,歌手不是在表演歌曲,而是在叙述日常化的个人生活体验,城市青年主体的情感世界成为了表现和审美的对象。民谣歌手唱的是普通的平凡人的...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
第二章 城市民谣产生的社会语境
    第一节 城市民谣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的城市青年
    第三节 互联网“音乐社交”发展
第三章 城市民谣的叙事与话语框架
    第一节 城市民谣的叙事元素
    第二节 城市民谣的叙事特性
    第三节 城市民谣的传播场域
第四章 城市青年对城市民谣的“再生产”与消费
    第一节 城市青年的“文本再生产”
    第二节 城市青年的焦虑与音乐品味
    第三节 消费主义盛行下的城市民谣
第五章 音乐社交:城市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
    第一节 “音乐社交”中的前后台互动
    第二节 “自我认同”:城市青年的情感投射
    第三节 城市青年主体的群体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受访者名录及简介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户评论视域下数字音乐信息分布规律探析——以网易云音乐热歌榜为例[J]. 方爱华,陆朦朦,朱静雯.  出版广角. 2017(03)
[2]从网易云音乐看“音乐社交”生态的建设[J]. 王路.  传媒. 2017(03)
[3]数字音乐服务平台社交化的发展与展望[J]. 李贞昊,余景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3)
[4]地域景观中的文化乡愁——大陆新民谣叙事性研究[J]. 魏嵘.  兰州学刊. 2016(11)
[5]基于移动端应用的“音乐社交化”创新探索[J]. 吕欣,李邹倩楠,余永海.  设计. 2016(01)
[6]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前世今生[J]. 郑月.  艺术科技. 2015(12)
[7]基于音乐类应用社交功能中用户评论的内容分析[J]. 孟轶.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11)
[8]Rdio:社交化数字音乐服务平台引领者[J]. 杨燕,徐丽芳.  出版参考. 2015(16)
[9]大陆新民谣——从“大众”到“民间”的意义[J]. 张慧喆.  文学与文化. 2014(04)
[10]论歌曲的意动性与互动性[J]. 陆正兰.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7)

博士论文
[1]中国“民谣—摇滚”中“青年主体”的流变(1986-2013)[D]. 王翔.上海大学 2014
[2]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 邓惟佳.复旦大学 2009
[3]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 胡疆锋.首都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音乐社交:网易云音乐的互动仪式链研究[D]. 李丹丹.西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33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633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8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