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施万春音乐创作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0:11

  本文关键词:施万春音乐创作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施万春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音乐生涯中,始终秉承“人文化”的理念,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在跟随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学习和研究中,笔者发现,中国近现当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但是对于当代音乐文化,学界关注的较少。而在整个音乐史学界,研究的焦点也偏向于文字史料的研究,而对于音乐、音响文献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在与导师多次的课堂交流中,并在他“每颗音符下都蕴含着思想”话语的引导下,我将视角慢慢转向了当代作曲家群体,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到施万春教授的音乐,便将研究的焦点聚集在了这位当代著名作曲家的身上。为了对施万春进行较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第一章:“生活赋予我理想”——施万春艺术历程。本章主要对施万春的艺术历程进行概述,并以他音乐风格的转变与音乐创作思想的深化为依据,对他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期并对其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探求。 第二章:施万春音乐创作音本体之形下说,本章是在分析施万春三个创作时期代表性作品的基础之上,探寻施万春音乐中所蕴藏的深层要素。 第三章:施万春音乐创作思想之形上论,本章是在第二章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施万春这一个案的实践理念、人性诉求及音乐教育观,深入认识20世纪中叶至今中国现当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他个人在此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追求和贡献。 本文以社会和时代为背景,文献史料为基础,以实际音响与作品文本为依托,辅之史料论证的方法,同时,借鉴音乐学分析与文化阐释学等理论对施万春音乐创作思想进行分析研究。为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性研究。以对施万春进行较深入的当代阐释。
【关键词】:施万春 音乐创作“术”与“学” “音”与“心”“文”与“谱”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第一章 “生活赋予我理想”——施万春艺术历程12-21
  • 第一节 “我是平民作曲家”——施万春艺术生平简述12-21
  • 一、“起”与“始”——1959年至1965年的音乐创作15-17
  • 二、“承”与“转”——1978年至1990年的音乐创作17-19
  • 三、“融”与“合”——1990年至今的音乐创作19-21
  • 第二章 施万春音乐创作音本体之形下说21-55
  • 第一节 “术”与“学”的积淀21-31
  • 一、“淘金令起庆欢腾”——管弦乐《节日序曲》释义21-31
  • 第一主题——“淘金令”起24-26
  • 第二主题——“弦之颂”26-27
  • 第三主题——展转“变续”27-31
  • 第二节 “音”与“心”的碰撞31-42
  • 一、心灵深处的“音诗”——《送上我心头的思念》31-34
  • 二、中华儿女的“赞歌”——《开国大典》主题音乐《人民万岁》解义34-42
  • 1、引子——“拨开历史的尘埃”36
  • 2、呈示段——“深情地述说”36-38
  • 3、发展段——“时代的号角”38-39
  • 4、再现段——“壮丽的凯歌”39-42
  • 第三节 “乐”与“人”的对话42-53
  • 一、世纪梦圆“谱”青春——析电影音乐《青春》42-47
  • 1、音之妙,以旋律见长44-46
  • 2、变之道,以简取胜46-47
  • 3、乐之思,多棱合一47
  • 二、沉重心绪的“悲吟”——以电视剧《抗美援朝》之《悲歌》为例47-53
  • 1、戏剧性的矛盾冲突49-51
  • 2、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51-52
  • 3、生命之歌的深层表述52-53
  • 本章小结53-55
  • 第三章 施万春音乐创作思想之形上论55-75
  • 第一节 施万春音乐创作中的实践理念56-66
  • 一、“音乐离不开社会生活”——施万春音乐创作中的现实观与时代性56-58
  • 二、“音乐是美的艺术”——施万春音乐创作中的艺术性与个性58-64
  • 1、雅俗共赏的践行者58-60
  • 2、“为我所用”的创写者60-64
  • 三、施万春音乐创作中的思想性与哲理性64-66
  • 第二节 施万春音乐中的人性彰显66-70
  • 第三节 施万春音乐教育思想探微70-73
  • 1、“音乐是感觉的艺术”71
  • 2、“理论规范感觉”71-72
  • 3、“继承地创新”72
  • 4、“普及与提高”72-73
  • 本章小结73-75
  • 结论75-79
  • 一、“施万春符号”的文化意义75-77
  • 1、中西误读的回应者75-76
  • 2、古今隔阂的消解者76
  • 3、本土“话语”的操作者76-77
  • 二、“施万春符号”的人文内涵77
  • 三、“施万春符号”的史学价值77-79
  • 参考文献79-85
  • 致谢85-8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86-87
  • 后记87-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万春;;用心去感受音乐[J];电影新作;1996年04期

2 金湘;;评影片《孙中山》的音乐[J];电影艺术;1987年11期

3 苗禾;李镇;启之;施万春;;施万春访谈录[J];当代电影;2009年06期

4 尹鸿;;世纪末辉煌..新时期中国电影回眸(1978——1998)[J];电影文学;1999年02期

5 宛煜;;中国电影音乐六十年的发展流变及现状分析[J];理论与创作;2009年04期

6 管建华;音乐“现代化”与现代化批判[J];音乐研究;1999年01期

7 刘平;;论《送上我心头的思念》创作特征及其演唱[J];黄河之声;2009年11期

8 施万春;《原野》的启示[J];人民音乐;1987年09期

9 施万春;深一层次,再深一层次 论电影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1988年06期

10 施万春;深一层次,再深一层次 论电影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1988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侯晓昱;[N];音乐周报;2005年

2 李光华;[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静;施万春新时期管弦乐队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施万春音乐创作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73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