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关于音高记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0:01

  本文关键词:关于音高记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视唱练耳作为一门综合性的音乐基础科目,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它是视谱即唱和发展听觉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乐谱准确掌握音高和节奏等要素,熟练掌握与乐谱相互对应的转换能力,这在音乐专业领域占据着格外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在其学习过程中,把握音准是关键因素。文章对视唱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音高记忆缺失现象加以分析,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不同学生能力差异带来的影响,笔者试图结合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来剖析记忆和学习的认知过程,并通过培养学生的音高记忆能力,帮助其解决音高记忆缺失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乐曲。
【关键词】:视唱 音高记忆能力 遗忘 生理学 心理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3.1-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绪论6-9
  • 第一章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高记忆9-15
  • 1.1 教学现状分析9-12
  • 1.2 音高记忆缺失现象概述12-13
  • 1.3 音高记忆在教学中的研究价值13-15
  • 第二章 从生理学角度探究音高记忆15-28
  • 2.1 听觉系统对音高的感知15-21
  • 2.2 音高记忆过程的探讨21-28
  • 第三章 音高记忆的心理学层面剖析28-36
  • 3.1 记忆干扰与遗忘的心理因素28-33
  • 3.2 建立音高记忆的心理探讨33-36
  • 第四章 教学实践中的运用36-48
  • 4.1 遵循记忆与遗忘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36-38
  • 4.2 针对学生心理因素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8-41
  • 4.3 音高记忆能力在实践中的培养41-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0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宏;浅谈视唱练耳的音准学习[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罗灿煦;;高位置声音的意义与训练[J];四川戏剧;1989年04期

3 李生杰;;“调”的定义欠妥[J];音乐世界;1988年09期

4 林琳;;训练声音的高位置及嗓音的保护[J];民族音乐;2007年02期

5 蒲英;;音乐常识辞典(三十七)[J];音乐世界;1992年01期

6 朱秀明;调、调式和调性概念质疑与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7 孙建军;;何谓“调”?[J];音乐世界;1995年01期

8 晨月;;乐理与识谱练习解答(二十二)[J];校园歌声;2005年05期

9 王徵;;对红河哈尼族《哧玛·吾处阿茨》音高的思考[J];民族音乐;2009年02期

10 ;有问必答[J];音乐天地;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丽;;浅论高师视唱练耳课的学科综合性[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王茂林;林茂灿;;普通话自然话语中的下倾[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3 方彩萍;;《视唱练耳》课程内容与形式研究[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张继农;;利用现有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尝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邵蓉;;视唱练耳课教学探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刘立波;;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性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陈雅先;;视唱练耳水平与相关音乐活动中自我效能感成因辨析[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许爽;;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视唱练耳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9 苏海鸣;;高师视唱练耳三部教材比较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陈雅先;;略论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方幸;视唱练耳考评有感[N];音乐周报;2000年

2 刘晓航;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心得[N];音乐周报;2008年

3 贾雯迪;谈视唱练耳初级教学[N];吉林日报;2011年

4 裴家珍;琴童你学视唱练耳了吗?[N];音乐周报;2002年

5 冯兰芳;首师大视唱练耳音乐会打破常规[N];音乐周报;2006年

6 胡克非;赵易山的精致生活[N];音乐周报;2010年

7 张萌;从音乐中来 到音乐中去[N];音乐周报;2004年

8 伊雯 柏杨;视唱练耳普及在深圳提速[N];音乐周报;2006年

9 周洲;西安院视唱练耳音乐会获好评[N];音乐周报;2007年

10 特约记者 易先平;将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N];中国档案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冬梅;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2 陈思;多元交融的个性艺术[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3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段海凤;藏语安多方言词重音对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杜建华;“红色记忆”的嬗变:对“红歌”媒体呈现的考察(1979-2011)[D];复旦大学;2012年

6 闫志远;古代琴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7 帅yN春;果蝇遗忘由小G蛋白Rac调控[D];清华大学;2009年

8 俞佩淋;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D];浙江大学;2011年

9 韩煜;少数民族电影与新中国的民族想象(1949-1966)[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金基玉;南北韩间谍片中的冷战文化[D];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艳彦;关于音高记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莫双双;约翰·亚当斯近期器乐作品音高节奏手法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3 杨欣韵;中国传统音乐视唱与“U8—诵—吟—唱”[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4 郝晓乾;对音律听觉训练中微小音高差别感受性的思考[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5 张昕;试析《听风——为中阮和手鼓而作》[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温亮宇;音高感及其与调性感关系新探[D];星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陈静;视唱练耳与开发大脑[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8 许翔;两种滑奏的区别及“滑奏”的乐队形式初探[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9 张倩;视唱的艺术—论视唱训练中的艺术表现[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张宇翔;中国五声调式的视唱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音高记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74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2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