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浅述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的节奏训练构想

发布时间:2017-05-18 08:13

  本文关键词:浅述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的节奏训练构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包容性的世界,然而,我们的听觉却并非如此。当现代音乐走进我们的音乐生活时,相比我们对待熟悉的传统音乐,人们对于现代音乐的抵触与拒绝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于现代音乐报以回避的态度。而今,音乐界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对于“现代音乐”这一音乐分支,我们不能一味采取回避、拒绝的态度,学校和教师应该主动提供接触、了解现代音乐的机会,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的与众不同以及其独特的魅力。更为重要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初中音乐教材之中选录了一些现代音乐作品,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学府,让将要走进课堂成为未来的音乐老师的学生学习、了解现代音乐这是必要的。然而,高等师范院校视唱练耳课目前主要侧重于传统大小调范畴的音乐训练,对现代音乐的训练鲜少接触,这并不利于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性发展。作为基础性必修学科的视唱练耳课程,历来对积累各种音乐语言、丰富多样音乐思维、形成正确的听觉取向和全面的欣赏态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的教学中加入现代音乐这一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全面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众所周知,节奏这一首要的、最基本的、支撑性的要素是踏入现代音乐大门重要的一步。因此,笔者选择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音乐节奏组织形式进行阐述以及提出训练构想。本论文旨在通过笔者分别对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节奏组织形式的音乐作品或片段进行初步分析,在总结前人的训练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并加入更多新的训练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有效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与掌握现代音乐的节奏特点。
【关键词】:视唱练耳 现代音乐 节奏 训练构想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3.1-4;G65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1
  • 一、选题缘由6
  • 二、研究目的6-7
  • 三、前人研究7-9
  • 四、了解现代音乐的必要性9-11
  • 第一章 现代音乐的历史发展及教学现状11-18
  • 第一节 现代音乐的历史发展概述11-14
  • 一、印象主义12-13
  • 二、表现主义13
  • 三、新古典主义13
  • 四、新民族主义13-14
  • 第二节 现代音乐的教学现状概况14-18
  • 第二章 现代音乐节奏的基本组织形式18-31
  • 第一节 节拍、节奏中的重音转移18-20
  • 一、跨小节连线19
  • 二、非强拍位置重音19-20
  • 第二节 混合节拍与变换节拍20-23
  • 一、单一的非周期性混合节拍20-21
  • 二、变换节拍21-23
  • 第三节 复杂、非常规节奏的组合23-26
  • 第四节 无拍号、无小节26-29
  • 第五节 附加时值29-31
  • 第三章 现代节奏的训练内容及其训练方法31-58
  • 第一节 重音转移及其训练方法32-36
  • 第二节 变换节拍及其训练方法36-39
  • 第三节 复杂、非常规节奏的组合及其训练方法39-48
  • 第四节 无拍号、无小节及其训练方法48-51
  • 第五节 附加时值及其训练方法51-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林;试论中国与欧洲音乐节拍体系[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2 姜秦丰;;视唱练耳多媒体教材分析与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4 郑中;论梅西安的节奏系统[J];音乐研究;2004年03期

5 刘爱辉;;浅谈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端木杰;;多媒体音乐教学的优势与局限探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5期

7 刘斌;;法国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在上海国立音专的发展(1937-1949)[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秀华;现代音乐“节奏形态”对于“节奏视唱”训练的现实意义[D];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

3 尹慧;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杜晶晶;论现代音乐视唱及其训练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s铉

本文编号:375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75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a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