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方文山歌词艺术的多维论析

发布时间:2017-05-18 14:09

  本文关键词:方文山歌词艺术的多维论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今流行歌词界,方文山的歌词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歌词有着鲜明的特色:充分融合了年轻一代的语言时尚,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突破了传统的歌词表达模式,使歌词变得更富韵味。他创造了不少当代的歌词经典,提高了流行歌词的文化品位,也为当代歌词的创作引领了一个很好的方向。方文山的歌词对中国现代歌词的创作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美学价值,然而纵观目前对他的歌词研究,情况不容乐观。不少文章都是基于赏析性、感悟性的,论述缺少理论深度。虽然也有论及方文山歌词艺术方面的论文,但这些论文大多偏重于某一方面的论述,忽略了其歌词创作的整体性。本论文试图从歌词文本出发,从四个方面详细地论述方文山的歌词艺术。 第1章从题材角度对方文山的歌词进行梳理。方文山的歌词既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眸,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还有对异域风情的别样展现。他的歌词情感充沛、想象奇特、富有新意,恳切殊美的文辞中,寄寓着他对社会历史与生命的特别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2章从语言角度分析方文山歌词的创新点。方文山的歌词语言具有陌生化的特点,特别是歌词中加入了流行时尚元素,很受年轻一代的喜爱。他在歌词创作中还汲取了古典诗词的丰厚养料,特别注重歌词韵律的和谐表达,创作中运用了多种古典修辞,使情思的表达更为生动。 第3章从意象角度对方文山的歌词进行解读。具体分析了歌词中出现的三类意象: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唯美忧伤的爱情意象,情思悠远的时空意象。对于每一类意象的分析,都特别选取了几个代表性意象重点阐释,选取的意象在歌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并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4章从影像角度对方文山的歌词作出阐释。方文山的歌词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使平常的画面充满了跳跃性和流动感。他喜欢透过景物的描写营造氛围,抒写心境。简洁精巧的歌词勾画出典雅动人的故事,构筑了美丽多彩的心像世界,传达的歌词意境含蓄委婉,意味悠长。
【关键词】:方文山 歌词取材 语言创构 艺术意象 影像特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1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0
  • 第1章 涵容宽泛的歌词取材10-16
  • 1.1 回眸传统文化,追忆过往生活10-11
  • 1.2 真实描绘现实生活的悲与欢11-13
  • 1.3 展现别样的异域文化风情13-16
  • 第2章 新奇多变的语言创构16-23
  • 2.1 歌词语言具有陌生化特点16-18
  • 2.2 注重歌词韵律的和谐表达18-20
  • 2.3 创作中运用了多种古典修辞20-23
  • 第3章 瑰丽独特的艺术意象23-30
  • 3.1 文化意象:尽显民族特色23-25
  • 3.2 爱情意象:唯美忧伤的感情基调25-27
  • 3.3 时空意象:寄寓着悠远的情思27-30
  • 第4章 方文山歌词的影像特质30-36
  • 4.1 歌词画面灵动而跳跃30-32
  • 4.2 简笔构勒出动人的故事32-33
  • 4.3 营构美丽的心像世界33-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8
  • 致谢38-39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应忆航;;面对一种比较被动的写作[J];词刊;2007年06期

2 朱银辉;;当代爱情流行歌曲的流变及其原因[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杨景春;;流行歌曲歌词创作要素漫谈[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赵飞;歌词的雅俗之辩与毛翰的雅歌夙求[J];名作欣赏;2002年02期

5 胡登全;;大众传媒与新诗的音乐性——基于对重建新诗传播方式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方文山歌词艺术的多维论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76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