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艺术视野下的兰州鼓子腔词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口传艺术视野下的兰州鼓子腔词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兰州鼓子 腔词结合关系 腔格 字调 音高性润腔
【摘要】:作为口传艺术的兰州鼓子,是具有浓郁西北音乐风貌的说唱音乐,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唱于兰州大地。兰州鼓子用兰州方言演唱,方言中的声韵特色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凝结于唱腔之中。通过对兰州鼓子唱腔与唱词结合关系的统计与分析,以探寻鼓子唱腔与唱词结合的规律,并进一步探讨方言在曲种的创腔及音乐特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兰州鼓子 腔词结合关系 腔格 字调 音高性润腔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八角鼓曲种系统”音乐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C760083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作为口传艺术的兰州鼓子,是具有浓郁西北音乐风貌的说唱音乐,唱腔粗犷、高亢而厚重。它产生于甘肃省会兰州,是清代北京八角鼓传入兰州后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曲种。察现存鼓子手抄本《兰州古子曲录》②可知,早在清道光年间(1782-1850)这一曲种即已产生。相传鼓子最早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民歌辨识之我见[J];衡水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2 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论文写作[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徐元勇;界说“明清俗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杨沐;中国音乐形态理论建设与汉族中心论问题[J];音乐研究;2000年01期
5 潮鲁;谈蒙古族民歌器乐化发展[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汪平;西北回族宴席曲的唱词格式(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董晓;论中国民歌的体裁与风格[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张红霞;;简谈中国民歌的历史嬗变与现代创编[J];齐鲁艺苑;2005年04期
9 陈新汉;关于民谣的哲学思考[J];唯实;2003年Z1期
10 马克章;也谈北京话的“俩”、“仨”——为纪念恩师孟非先生逝世五周年而作[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戴宁;太湖地区民间信仰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2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孙强;现代汉语多音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莉;广西汉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小刚;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现状的三种模式及其社会心理背景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斐;陕西潼关方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宏;陕西蒲城方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文林;“爬山调”的语言艺术及音乐形态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红波;兰州方言区小学生英语发音错误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魏琳琳;二人台音乐形态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华;文化视角下的声乐艺术[D];山西大学;2005年
10 何自胜;六安话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彦丽;;兰州鼓子演出环境的拓展与革新设想[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边卫霞 实习生 王慧 王俪衡;少场地缺资金 兰州鼓子传承难[N];兰州日报;2010年
2 蒯卫华;亚太民族音乐盛会兰州举行[N];音乐周报;2006年
,本文编号:568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6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