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音乐批评的价值——基于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两篇批评文章所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7-30 12:05

  本文关键词:音乐批评的价值——基于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两篇批评文章所引发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斐蒂斯 舒曼 李斯特 标题音乐 音乐描绘 音乐批评


【摘要】:文章旨在对围绕柏辽兹《幻想交响曲》这部作品所引发的两篇批评文章的探讨为载体,引发对"音乐批评"的价值问题作出思考,认为:音乐批评对于受众深入理解具体音乐作品,引发对艺术理论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斐蒂斯 舒曼 李斯特 标题音乐 音乐描绘 音乐批评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自1830年在巴黎音乐学院首演后就倍受争议,其中以比利时音乐批评家斐蒂斯(Fran ois-Joseph Fétis,1784 1871)发表在巴黎音乐期刊《音乐评论》(Revue Musicale)上的批评文章尤具代表性[1],这篇文章在1835年被《新音乐杂志》转载后在德国音乐界引起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玲;“从朦胧中来,到朦胧中去”——从《牧神午后》看德彪西的艺术特征[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代百生;古典形式篱苑里的激情宣言——勃拉姆斯的《狂想曲》Op.79[J];钢琴艺术;2003年08期

3 李真;;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艺术的两座高峰——肖邦与李斯特的创作特征之比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4期

4 刘珂;浅析海顿音乐创作风格的转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苏振兴,成露霞;论古希腊音乐教育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孟燕;;威尔第与瓦格纳歌剧风格比较[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汪洋;谈西方中世纪教会与音乐的关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贺力;琴集体课形式多样化的优势分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10 甘露;;浪漫主义器乐音乐形式结构与风格形态的美学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6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坤;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化特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洁;舒曼两首钢琴套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倩;意大利歌剧中的女性角色[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范颐;试论莫扎特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雪丰;勃拉姆斯几首钢琴作品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东亮;歌剧《卡门》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昀;论相关文化因素对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萱;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创作——兼论它对声乐演唱和教学的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10 王石磊;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心理和演唱[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峻;;对舒曼《狩猎之歌》的音乐分析[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2 任素芬;;舒曼“情感论”美学思想成因初探[J];华章;2011年22期

3 吴媛媛;;舒曼艺术歌曲《诗人之恋》的艺术特色[J];考试周刊;2011年55期

4 吴媛媛;;舒曼钢琴套曲《狂欢节》艺术特点浅析[J];大舞台;2011年07期

5 吴媛媛;;《童年情景》的思想蕴意[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6 徐颖周;;舒曼钢琴作品《C大调幻想曲》(Op.17)演奏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徐懿;;论舒曼《幻想曲集》OP.12的创作及演奏[J];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8 李寒;;舒曼《吉普赛生活》中的音乐诗性[J];大舞台;2011年06期

9 董霞;;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王琛瑜;;相识何必曾相逢——试析霍夫曼《克莱斯勒言集》,《公猫摩尔的人生观》对舒曼《克莱斯勒偶记》创作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洋;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庄璇;论舒曼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继承与发展及其美学思想在歌曲中的体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文菁;舒曼赋格曲的写作方法、创新特色和现实意义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肖励;奇幻的梦境[D];厦门大学;2008年

5 宋熙;舒曼钢琴作品的哲学思想[D];厦门大学;2009年

6 姚莉静;论罗伯特·舒曼的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的文学内涵、艺术特征及演奏[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嘉骏;库普兰与舒曼钢琴小品艺术风格的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玲;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璇;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演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芬芳;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演唱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94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94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2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