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征与生成背景
本文关键词: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征与生成背景
【摘要】:陕西省境内的民间音乐从整体上呈现出陕北民歌发达、关中戏曲和曲艺兴盛、陕南种类多样但影响较小的地域之别,同时有音乐文化中心区与过渡区的差异。仅从民歌来看,在陕北与陕南形成了绥德、紫阳两个民歌中心,而且民歌的体裁在全省境内呈现非均质分布。形成如是地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陕北高原、关中盆地和陕南山地的地貌差异,其二是古代音乐文化,其三是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和治所的兴废变迁所至。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音乐地理 综合音乐文化区 民歌中心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音乐地理研究”(12AD004)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音乐地理是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人文地理的一个分支。目前对陕西省进行音乐地理研究的仅见张晓虹师在《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1]一著中对陕西戏曲地理分布的论述,对民歌、曲艺、器乐和舞蹈还未见专题论述。从资料的收集、整理来看,以省级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孟文科;陈慧英;;关中地貌及其近世农家生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4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6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海君;;论“宰割辞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何晴利;;“乐府”始创年代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侯晓霞;;八十四调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顾红红;;俗曲【剪靛花】的起源地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宇晓;;婆娑弄姿融古风 飞扬浪漫汇汉韵——浅析汉画像中的盘鼓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荣有;柯曙光;;汉画中的钟鼓乐悬综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季伟;;南阳汉画中的铜钟[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李钰;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任飞;唐代太常、教坊乐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文曙;长株潭地区民歌歌词修辞与语言风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英霞;小说《金瓶梅》的音乐史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熊瑜;赣剧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詹纯;吉安采茶戏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瑞军;;时空观念的统一:有关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音乐探索;2009年02期
2 乔建中;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 邹俊杰,翟雪怡,孙红丹,张金石,翟文奇;音乐历史疆域的拓展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兼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与缺失[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676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67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