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走近藏哇寺

发布时间:2017-08-16 00:14

  本文关键词:走近藏哇寺


  更多相关文章: 藏传佛教 中央音乐学院 格鲁派 时轮 非物质文化遗产 理论基础 开创者 教法 西藏 金刚


【摘要】:正在北京最美好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藏传佛教重要派系之一觉囊派(Jo nang pai)的艺术精粹——"梵音法乐"的展演,这是我国藏传佛教觉囊派佛教僧团第二次来到中央音乐学院所进行的第三场演出(第一次到中央音乐学院演出是2009年,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组织,演出了第一场之后,在师生们的强烈要求下,第二天又加演了一场),对他们这一次的到来,我代表中央音乐学院的领导和师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佛教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藏传佛教 中央音乐学院 格鲁派 时轮 非物质文化遗产 理论基础 开创者 教法 西藏 金刚
【分类号】:J608
【正文快照】: 在北京最美好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藏传佛教重要派系之一觉囊派(Jo nang pai)的艺术精粹———“梵音法乐”的展演,这是我国藏传佛教觉囊派佛教僧团第二次来到中央音乐学院所进行的第三场演出(第一次到中央音乐学院演出是2009年,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组织,演出了第一场之后,在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论摩门教的起源和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海丽其汗·卡德尔;;吐鲁番迪坎尔麻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3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年03期

4 金永田;;辽弘法寺僧志柔壁画墓[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5 王康;;跨越历史长河的共鸣——论费尔巴哈与哈拉智人本主义人神观的共性存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沈卫荣;;元朝噶玛巴研究二题[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7 汤惠生;青海玉树地区唐代佛教摩崖考述[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8 张双智;;试从藏族文化视角解读元大都十一城门之谜[J];中国藏学;2010年04期

9 刘勇;;中国古代果报小说的叙事分析[J];创作评谭;2004年06期

10 孟庆凯;;东北民族宗教文化视域下的绘画艺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铁山;;莫高窟北区B128窟出土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残叶研究[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朱威烈;;伊斯兰文明与世界[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王彤江;;隋唐五代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初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蒙古勒呼;;蒙古文文献中“古英(güyeng)”称号考释[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6 陈楠楠;;朱士行——汉地第一位开创中西文化交流的僧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7 张云涛;;试论潭柘寺宗教与传承[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东柱(KIM DONGJU);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赵明鸣;12-13世纪中亚《古兰经注释》语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慧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7 张乐;印度湿婆造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8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翠红;俄罗斯东正教会与国家政权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王芳;论《红楼梦》中的三个女儿世界[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伟伟;《鬼谷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婕;论《西游记》中牛魔王及其家族[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师瑜;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小姣;朝鲜族萨满教巫舞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牛秀芳;宋以前道教碑刻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范治梅;悲欢人鬼恋 阴阳两世情[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靖;《十三世纪以前突厥语词源词典》中的一些借词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力;;关于内齐托音一世的几个问题[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1期

2 曹自强;;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对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贡献[J];中国宗教;2006年03期

3 庄春辉;平措;;中壤塘觉囊密乘时轮立体大坛城地标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及建造的文化意义[J];西藏艺术研究;2007年04期

4 索南才让;;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判教[J];西藏研究;2008年03期

5 拉毛措;;浅谈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年13期

6 索代;;论藏传佛教格鲁派特点[J];法音;1992年10期

7 黄春和;;最具象征意义的密修本尊像[J];收藏家;2001年09期

8 刘积顺;;广惠寺的沧桑历史[J];中国土族;2010年S1期

9 才旦夏茸;曲江才让;;藏传佛教各宗派名称辨析[J];西藏研究;1984年01期

10 蒲文成;藏传佛教进步人士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积极作用[J];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传力;边普;;藏传佛教与拉萨城市转经道空间[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亚莎;;藏传佛教“佛鹏”源流考——青藏高原Khyung图形的演变脉络[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学文;;藏传佛教在炳灵寺发展之述评[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班班多杰;扎洛;周拉;孙悟湖;;近年来藏族宗教生活中出现的若干新现象[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5 向红笳;;藏传佛教在北美的传播[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郎维伟;;四川康区藏传佛教觉姆现状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郎维伟;;试论康藏文化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为纪念任乃强先生而作[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8 班班多杰;;为道、为学、为器——简论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的关系[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9 才让;;当代藏传佛教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特征[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10 沈桂萍;;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荣;青海上亿元保护藏传佛教古寺[N];西部时报;2008年

2 魏武;11名学僧获授藏传佛教“拓然巴”高级学衔[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程晓红;西藏人民的共同心愿[N];西藏日报;2009年

4 西藏大学 许广智;达赖就是想把藏传佛教引向歧途[N];西藏日报;2008年

5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6 记者 苏琳;第四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授予活动在京举行[N];经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辉;一场智慧的较量[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记者 张倩 实习生 张春霞;甘肃省藏传佛教界人士座谈会举行[N];甘肃日报;2006年

9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木佳;刘延东会见藏传佛教高僧高级学衔获得者[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杰峰;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刀吉仁青;藏传佛教文献中的佛性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高泽祯;道次第蠡测[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暨南大学;2009年

6 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9 白玛措;莲花生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牛宏;《章嘉宗义》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琳;藏传佛教在新疆的兴起和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年

2 陆启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德却卓玛;试论宗喀巴大师对格鲁派寺院教育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严永孝;甘南藏区藏传佛教的寺院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5 万玛才旦;藏传佛教格鲁派宗教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翟建红;十六至十八世纪蒙古族势力在华热藏区的活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白丽娜;论章嘉·若必多吉对藏汉文化交流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徐东明;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8年

9 吕玲玲;宋以来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地区的传播历史考略[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张永华;社会转型期康区藏传佛教情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80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680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