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宋、金教坊之盛衰与靖康之变

发布时间:2017-08-16 12:25

  本文关键词:宋、金教坊之盛衰与靖康之变


  更多相关文章: 金教坊 靖康之变 借才异代 盛衰 金朝 俗乐 宋朝 精华 宋词 乐器


【摘要】:正教坊是宋、金掌管俗乐的重要机构,在两者的艺术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靖康之变在政治、军事上对于宋、金影响巨大,在音乐艺术上同样如此。作为宋朝俗乐艺术精华的教坊乐工、歌伎、相关器物等,在靖康之变中几乎完全北移,一方面为金教坊的兴盛创造良好条件,推动金朝音乐文学的繁荣;另一方面又造成宋教坊的一蹶不振,并在制度层面上促成宋词演唱的衰落及后来元曲的崛起。宋、金教坊的盛衰可谓金朝"借才异代"进程的一个细节。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金教坊 靖康之变 借才异代 盛衰 金朝 俗乐 宋朝 精华 宋词 乐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宋词词乐系统研究”(批准号:07JA760036) 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382”人才工程项目(批准号:W0838232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教坊是宋、金掌管俗乐的重要机构,在两者的艺术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靖康之变在政治、军事上对于宋、金影响巨大,在音乐艺术上同样如此。作为宋朝俗乐艺术精华的教坊乐工、歌伎、相关器物等,在靖康之变中几乎完全北移,一方面为金教坊的兴盛创造良好条件,推动金朝音乐文学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国林;王茜;;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变迁及原因探析[J];中国陶瓷;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3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4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6 陈广恩;;西夏医药成就探析[A];历史深处的民族科技之光: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国际会议文集[C];2002年

7 佟建荣;;论宋夏沿边蕃部手工业生产技术[A];历史深处的民族科技之光: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国际会议文集[C];2002年

8 杨志高;;西夏对贺兰山东麓佛教文化的开发[A];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胡玉冰;;浅谈西夏与宋朝文献典籍交流[A];西夏学(第五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上)[C];2010年

10 李凯;;论范仲淹之赋[A];中国楚辞学(第十二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洁;金代祭礼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培建;新编《全金诗》补正[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江;;文物盛衰起落系于国运——中国美术鉴藏源流之四·宋元时期[J];中国美术;2011年04期

2 常强;;忠贞刚烈的南宋贤相赵鼎[J];文史天地;2011年03期

3 林阳华;;补《全宋诗》沈遘诗六十四首[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3期

4 于新洁;;略论金元时期诸宫调音乐作品[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王定勇;;金代寿词论纲[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于潇;;宋金相争时期女性词的人类学解读[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赵继光;;再论李清照人品与文品的动态一致性[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武勇;;汉文化影响下的金大定、明昌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嵩的三幅画作[N];美术报;2006年

2 邬永辉;晚年李清照:一叶孤舟风浪中[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李林;趣谈风景中的“风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陈子茹;杨柳青年画的形成与发展[N];天津日报;2007年

5 李 翼;惆怅西园满地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何东 郑志恒;品读雅士的心灵[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李文英 尹伟;新泰东村宋代石羊探秘[N];泰安日报;2011年

8 顾操平;宜春元代窖藏文物掠影(之二)[N];宜春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李春晓;宋陵选址巩义之谜[N];河南日报;2007年

10 李鸿祥;胆铜铸币[N];中国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定勇;金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旭伟;试论靖康之变前后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形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西浩;向子婒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素珍;仕金宋人诗诗歌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李自豪;南宋使金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怀宇;王寂诗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杨爱敏;“仕金宋儒”之心态与创作[D];河北大学;2011年

7 王健;朱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秀荣;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诗歌的发展流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飞;元好问杜诗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3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683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