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东传古乐的回归——论正仓院古乐器的源流
本文关键词:唐代东传古乐的回归——论正仓院古乐器的源流
更多相关文章: 古乐器的源流(Headwaters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 正仓院(Shoso-in) 唐代与天平时代的音乐(Tang age and Tempyo music) 名宝的乐器故事(Specials-musical instruments story) 天平乐府乐团(Tempyogafus orchesu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对于多数科学技术与文化信息得到了共享的时代。有史以来,因为时逢贤明的政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先人们创出的文化魅宝也会被珍重和守护下来,并为后来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然而,如遇愚蠢的政体与战祸或动乱,人民便陷入深重的生活苦难,大量的文化遗产就会遭到无情的破坏甚至毁灭的命运,留下历史的悲哀。因而,对于历史上的那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处于一个不能不去思考,不能不去行动,应该如何去保护和继承先人们为历史留下的那些文化遗产的世纪了。对于东方人而言,如何认识那些唐代东传正仓院宝库的古乐器与解读古乐谱,并使其回归于自己的故乡,谱写出时代的乐声,这便是一项令众人关注的大事情。
【作者单位】: 日本"天平乐府";
【关键词】: 古乐器的源流(Headwaters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 正仓院(Shoso-in) 唐代与天平时代的音乐(Tang age and Tempyo music) 名宝的乐器故事(Specials-musical instruments story) 天平乐府乐团(Tempyogafus orchesutra)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出应有的贡献。然而,如遇愚蠢的政体与战祸或动乱,人民便陷入深重的生活苦难,大量的文化遗产就会遭到无情的破坏甚至毁灭的命运,留下历史的悲哀。因而,对于历史上的那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处于一个不能不去思考,不能不去行动,应该如何去保护和继承先人们为历史留下的那些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锋;;简论丝绸之路甘肃段物质文化遗产[J];丝绸之路;2009年08期
2 李林;;“文化线路”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探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3 马建军;;丝绸之路“宁夏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点突出的普遍价值[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艾娣雅;;丝路遗产与维吾尔木卡姆传承[J];丝绸之路;2009年10期
5 陈可;;唐代厅壁记源流再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6 王永平;孙岳;;马k煊胩拼鞣轿幕涣鱗J];学习与探索;2008年03期
7 赵世骞;;小议龟兹古乐器筚篥[J];民族艺术;1988年04期
8 姚泉荣;刘少军;;瓷瓯的研究和试制[J];乐器;1986年05期
9 孟建军;;用心复制古乐器——访制琴师王正明[J];乐器;2011年09期
10 彭先诚;;古乐队初探[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生;;在“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上的讲话[A];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刊[C];2004年
2 才津佑美子;徐琼;;世界遗产——白川乡的“记忆”[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3 邹衡;;我亲身经历的两次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4 马章全;;略谈我国羊肉文化[A];第四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陆建松;;我国遗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6 张杰;张樝;;走向物质与非物质整合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保护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士光;;发掘古都文化遗产 发展古都旅游事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8 杨华基;;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张祖群;;文化遗产:内涵、保护、优化利用及“申遗”思考[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包永江;周显俊;;朱仙镇年画创新发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茁;丝绸之路要“申遗”[N];河南日报;2007年
2 记者 孙博 王健强;王继胜委员呼吁:抢救汉中民间文化遗产刻不容缓[N];各界导报;2008年
3 豫文;河南“文化遗产日”社会效益显著[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记者 云 菲;第四届青年文化遗产日在京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佳人;文化遗产呼唤“保护外衣”[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杜晓东;文化遗产也要打假[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记者 赵敏;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举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8 记者 汤玲;我市纪念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N];蚌埠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赵斌;在成都豆瓣白酒都和文化遗产有关[N];成都日报;2006年
10 文敏;江苏:显现诗人眼中的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法律保护[D];兰州大学;2007年
2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罗宏才;佛、道造像碑源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4 姜玉芳;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5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赵成林;唐赋分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基础理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马明飞;自然遗产保护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大学;2004年
10 安丽哲;从“遗产”中解读长角苗服饰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开发推动西北文化产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邸玮;汉长城玉门关段遗址保护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宋迎春;唐代汉文化西传西域与东传日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刘佳福;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城市空间的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D];天津大学;2003年
5 马志立;唐代勋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曹凛;长沙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宋宏宴;长春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卢静;我国人文遗迹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刘超;西安顺城巷区段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倪用玺;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适宜模式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85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685864.html